当前位置: 养猪行情 > 养猪行情分析 > 正文

猪肉价创两年新低 逃脱不了的“周期性怪圈”

来源:爱猪网 2017-05-06 09:58:49| 查看:

  整个2017年前4个月,全国猪肉价格都处在下降通道之中,4月跌上加跌,直到本周,全国出栏均价刷新了23个月新低,低至每市斤7.33元。在此影响下,广州市内猪肉零售价格连续走跌,五花肉3个月跌了近3成,排骨跌价接近15%(5月3日《广州日报》)。
 
猪肉价创两年新低 逃脱不了的“周期性怪圈”
  
  看到这则新闻,不仅让人心情无法平静,也更让人为此纠结并陷入深深忧虑之中;因为猪肉价格暴涨暴跌这个话题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重现在各类新闻媒体上,农产品总逃脱不了价格“周期性怪圈”,猪肉价格过度涨跌的现象也一直困扰着生猪养殖企业(户)和广大城乡消费者。
  
  从媒体披露的信息看,导致猪肉价格23个月新低的原因,既有进口猪肉数量激增对于行业的影响而导致猪肉价走跌,也有养殖企业过去3个月的集中出栏,而2016年底价格高企、刷新历史新高的猪肉价拉大了价格前高后低的差距。
  
  无论如何,猪肉价格持续下跌不是好兆头,因为猪肉价格是城乡居民消费的主要肉食品,其消费动力和消费数量对生猪养殖前景及猪价格起到直接影响;而且猪肉价格往往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影响最大,曾经出现把推高CPI指数的元凶归咎于“猪”身上,说CPI上涨都是猪惹的祸,虽说是带有调侃之意的笑话,但也确实证明了猪肉价格在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所占的分量和所起到的作用。
  
  因此,对猪肉价格的过度涨跌,各级政府部门不可掉以轻心,应引起足够警惕和重视;尤其应根据涨跌幅度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也就是价格过度上涨时应有抑制措施,通过建立政策储备收购机制储备的猪肉投放市场,避免猪肉价格暴涨影响城乡居民生活;当猪肉价格持续暴跌时,政府应通过储备机制加大猪肉收购储备数量,避免猪肉价格暴跌时挫伤生猪养殖企业养殖积极性,从要本上打破农产品价格周期性怪圈,避免农业生产资源的浪费而降低原本效率就不高的农业劳动生产率。
  
  同时,猪肉价格在一个比较长时间内,价格出现下滑其实是生猪养殖调整周期的必然反映,也就是说猪肉价格变化是由一个生产周期向另一个生产周期转化的“征兆期”,在这期间需要政府必要的调控政策措施介入,避免猪肉价格继续大幅下滑或持续大幅上涨;作为各级政府应抓住这个“征兆期”,牵住猪肉价格变化的“牛鼻子”,用行政调控措施激发出市场调控活力,遏制猪肉价格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确保猪肉价格平稳,才可真正初现生猪养殖企业(户)与城乡居民两者利益的最大化。否则,两种现象只要任何一种现象抬头,都会破坏生产与消费的平衡,影响生产者的积极性,损害消费者利益,最严重的后果是导致生猪养殖资源的低效使用或严重浪费。
  
  目前猪肉价格没有从根本上侵蚀生猪养殖企业(户)的利益,这种价格仍处在健康通道里,但政府还是应该未雨绸缪,作好充分政策准备;否则,如果缺乏有效调控政策措施应对,新一波价格周期怪圈的雾霾又会重新侵袭生猪养殖市场,使生猪养殖重陷低落状态,更会催生新一轮价格暴涨周期的来临,模仿一下先哲的话:“如果猪肉价格下滑到极点,那么价格暴涨的一天还会远吗?”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统计数字显示:1季度全国猪粮比价高达9.41∶1,4月中旬猪粮比价降至8.74∶1,与6:1的盈亏平衡点仍有相当的距离。这与当前对比毛利率为负值(批发价为3.8元/斤,养殖成本为6元/斤,亏损37%)的养鸡业,养殖大户仍有钱可赚;另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全国猪价格已从1月份每公斤41.01元,上涨到3月份的43.64元;表明目前养殖企业(户)仍对养猪业前景看好,且1~4月的猪肉平均价格相对去年1~4月仍要高出10%以上。但若猪肉价格再持续下滑五、六个月或一年,恐怕这种优势就会失去,养殖企业(户)就有重新陷入养猪亏损的困境。
  
  显然,各级应趁猪肉价格下滑未见底的契机,采取必要的、切实可行的调控政策措施,防止猪肉价格进一步下滑,以确保生猪养殖与猪肉消费的再平衡,从根本上调动养殖企业的养殖积极性,使猪肉供应与消费始终运行在健康轨道上,为稳定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奠定坚定基础。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