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双汇养猪未来发展之路--需要新思维

来源:未知 2013-07-15 09:42:43| 查看:

  中国养猪网讯:

  双汇董事长万隆有可能创造全球肉业的奇迹。他旗下的公司正花费71亿美元,收购美国最大的肉类生产商史密斯菲尔德公司,有人称该公司为美国“猪王”。

  针对这桩中美企业之间标的最大的并购案,媒体一片喧闹,赞扬和质疑之声此起彼伏。有人对比,当年联想并购IBM的个人电脑,才花了17亿美元,如今“中国最大的屠夫”一出手,数字就掉了个个儿,足见传统产业的潜力之大。万隆深居简出,这位低调的企业家只是轻描淡写地回应称,这桩买卖一旦达成,将是“全球最大猪肉消费市场同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企业的合作”。

  此言不虚。中国是传统猪肉消费大国,2012年生产猪肉5000万吨,超过全球产量一半。而且这个巨大的产量几乎都被国内市场消费了。猪肉生产量排名二、三的欧盟和美国,都把中国市场看作未来最重要的增长之源。从消费量看,中国去年人均猪肉消费量约39公斤,比10年前增加28%,比人均消费20公斤的1990年,则几乎翻了一番。

  然而,相对中国庞大的肉食消费市场而言,中国生猪养殖业一直没有摆脱“小农经济”的魔咒。目前中国的生猪需求量大概每年6亿多头,其中40%为“散户养殖”。即便这些年规模化养猪份额比例上升,但养殖场多为数百头到上千头的小规模;年出栏达万头猪的“大企业”只占7%~8%的比例。广东温氏集团是中国最大的养猪企业,每年产猪650万头,仅占全国产量的1%。

  小农式的养猪使得猪肉市场价格传导机制迟滞不灵,养猪户往往会经历“一年赚、一年平、一年亏”的“猪周期”,这种市场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养猪市场的风险,也限制了小养殖场扩大规模。

  正是看到了这里蕴藏的商机,这两年,中粮集团、新希望集团,以及海外产业投资者,不论央企、民企、外资,都在“大手笔”杀入生猪养殖业,加上双汇、雨润等传统肉食加工企业“向上游进军”,曾有评论说,中国养猪业会从“爬虫时代”步入“恐龙时代”。

  万隆发起的跨国并购,显然寄望在规模化、集约式的“工业化养猪”之路上再迈出一大步。只要看一组对比数据,就能明白双汇吃掉美国“猪王”的价值:史密斯菲尔德养殖规模达到1700万头,而双汇2012年出栏生猪仅31万头,其余要从外部收购;美国猪饲料价格低,史密斯菲尔德的养猪成本为每公斤1.37美元,在中国高达2.1美元;美国猪育种优良,母猪平均年产22头仔猪,而中国仅14头。

  有点像当年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一样,“农村青年娶了世界名模”,双汇这个中国市场的“老大”,如能通过并购,娶了史密斯菲尔德这个“洋媳妇”,学会从育种、饲料、养殖到屠宰、深加工、品牌肉食这种“全产业链”运作模式,大概才是万隆最大的愿景。同时也能一举巩固双汇在中国市场头把交椅的地位,在难堪的瘦肉精事件后,借助把美国“猪王”收入囊中这一举措,获得足够高的品牌溢价。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