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国内新闻 > 正文

如何不使“生猪屠宰规范”形同虚设

来源:中国养猪网 2013-06-26 14:32:53| 查看:

中国养猪网讯:

  生猪屠宰,俗称“杀猪”、“宰杀猪”,是指生产经营的杀猪行为或活动,这里宰杀的猪,是要到市场上去销售。但是,并不是所有被杀了猪都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出售的。我国实行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这是为了加强生猪屠宰管理,保证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事。未经定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生猪屠宰活动。为此,1997年1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8号发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后经2007年12月19日国务院第20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该条例,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该条例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许可从事生猪屠宰活动。当然,农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的除外。同时,该条例对生猪屠宰的检疫及其监督等诸方面都作出规定。并且,对销售、使用非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屠宰的生猪产品、未经肉品品质检验或者经肉品品质检验不合格的生猪产品,以及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的生猪产品的,由工商、卫生、质检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给以处罚。按照《食品安全法》(2009年6月1日起实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正常猪肉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过18道检疫关才能出厂。

  可自从2011年国内某大型知名肉制品公司被爆出“瘦肉精”丑闻后,不少网民苦笑到:十八道关卡也管不了一条猪。那么生猪屠宰规范化在整个猪肉产业链中到底扮演了一种怎样的角色,它为何在18道关卡里如此沉默,它能保障消费者的肉食安全吗?

  从小乳猪到肉成熟猪,期间耗费了养殖户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他们以市场为导向,在养殖经验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费心费力终于把猪给养起来了,即将售往市场。那么进入屠宰厂的生猪,要经过哪些途径呢?首先要接受尿液检验,尿检合格的生猪被送入待宰圈静养12到24个小时,之后才分别经过生猪加工车间、白条加工车间、分割车间等近十个车间、43道步骤,最后送上配送车,运到各个销售点。一头生猪在屠宰过程中,必须经过18道检疫程序,如头蹄检验、皮张检验、肠系膜检验、旋毛虫检验、心肝肺检验、肉尸检验、复验盖章等,18道检疫程序均合格获得“两证两章”的产品才能出厂。 “两证两章”,即动物检疫合格证和肉制品质检验合格证,印在白条猪上的即为动物检疫合格印章和肉制品质检验合格印章,只有符合上述标准的猪肉才是合格猪肉。

  乍一看,过程严格,相当符合国家制定的标准,没有很大的问题。可是一旦涉及到盖章办事,就会衍生出很多问题来。因为众所周知这是一个可以捞油水的大好机会,制度规章是好的,可以如果没有人去执行作为支撑,那也只是停留于纸张而已。所以需要有一个独立公正有资格的的中间机构去监督这几个关卡中间衔接环节的执行,把整个猪肉产业链之间很好地“锁”起来,不让有心人浑水摸鱼,鼓自己腰包,放松肉品质量监督。只有规定得到良好的执行,生猪屠宰规范化才能在整个产业链中充当最后的守门战士,为消费者的肉食安全做好保障,让消费者建立起产品信任感,吃到安全肉制品。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