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猪场管理 > 正文

关于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问题及建议

来源:搜猪网 2017-05-08 11:01:00| 查看:

  核心提示:本文为大家介绍推进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的对策建议,供养殖户参考学习,详情见下文。
  
  一、计策主要内容
  
  完善和探索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模式,发展现代生态生猪养殖业。
  
  二、主要理由与现状分析
  
  (一)近年来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的主要模式、成效及局限性
  
  1. “干清粪”传统模式。养殖场实行“干湿分离、粪尿分离”的原则,采取干法清粪工艺,将干粪单独清出,实现日产日清。该模式配备设备、工具简单,成本低、较适合一些散养户、小型猪场,但对规模较大的养殖场,由于粪便排量大,必须结合其它排污设备才能达到更好的成效。
  
  2.“猪―沼―草、果、竹、林”等传统生态治理模式。该模式的使用时间比较长,也是目前最为普遍使用的技术模式。该模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要求养殖场具备大片的土地,对种植的植物要有选择性,建造沼气池一次性投入较高等问题。
  
  3.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猪技术模式。该模式的技术的核心是微生物对猪粪尿就地发酵、分解、消化,从而免冲洗猪栏,实现零排放、无污染的最终环保目标。该模式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存在夏天垫料放热与气温偏高、垫料来源不足、管理比较繁琐等问题。
  
  4. “养治分离”模式。该模式是目前比较新的一种治理模式,主要实行养殖户专门负责养殖,专业治污公司采取专业化、企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该模式也存在一定局限性,由于散户点多面广,要集中排污水,必须选择在水量充足、较大水域面积的地方实行。
  
  (二)生猪污染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1.资金投入不足,治污设施建设不到位。单靠生猪养殖户自身投资建设治污设施困难很大,但政府在治污配套资金方面的支持力度仍偏小,多数散养户和小型规模户不愿也无能力投入治污设备。
  
  2.治理模式技术缺陷,影响治污成效。一是模式选择问题。每种模式都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若养殖户选择治理模式不当,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是管理与应用问题。管理不当,甚至导致运行失败,直接影响治污成效。
  
  3.治污部门职能交叉,有待进一步理顺。主要是环保与农业部门在职能上存在交叉,使得一些措施操作困难。
  
  4.部分养殖户(企业)环保意识薄弱,治污积极性不高。
  
  三、实施办法
  
  (一)思路。生态养殖是生态农业乃至生态立省的重要构建内容之一,要着重引导生猪养殖业朝可持续的健康养殖方向发展,追求生态平衡和经济的有利性、资源转化的有效性、产品产出的稳定性。积极完善和探索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模式,努力构筑现代生态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新格局。
  
  (二)措施
  
  1.以“生态立省、优化环境”为契机,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围绕推进生态省建设发展战略,广泛深入宣传环保的意义和有关知识,重点宣传人畜排泄物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的相关政策,科学地引导专业户走规模化、集约化、生态化的发展之路
  
  2.以“因地制宜,多措并举”为方式,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按照“治旧控新、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原则,采用多种方式解决,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3.以“政策优惠,资金扶持”为引导,努力改善基础设施。建议采取“财政拨一点,农户出一点,社会筹一点”的方式,坚持“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原则,加大对生猪粪尿排泄物的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的扶持力度,逐步使业主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责任感不断提升。
  
  4.以“土地置换,综合利用”为抓手,解决养殖用地问题。将现有需要整治的养殖场的土地,以置换的形式,将养殖场进行集中规划,以朝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5.以“ 培育品牌,提高效益”为动力,提升养殖户生态养殖积极性。培育猪肉产品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同时通过培育品牌,抢占猪肉及制品的高端消费市场,提高养殖收益,从而提升养殖户生态养殖积极性。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