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猪病治疗无效竟是这些原因导致的,如何防控?

来源: 2016-10-02 14:40:27| 查看:

 1.1 药效较差

  养猪场发生疾病时,临床表现为饮水较少,采食量下降,通常条件下,管理人员会按照药物使用说明书上标明的剂量拌入饲料或加水投药,这样的治疗方式通常效果不明显,主要是因为不能摄取足量有效的药物剂量,如果使用的药物本身还具有臭味或苦味等,那么在猪生病的特殊时期,一定会影响药物的摄取量,导致猪体内的药物剂量达不到治疗浓度,最终治疗效果不理想。另外,由于养殖人员对原粉和自己配制饲料的过度依赖,长期食用会对猪的胃黏膜、肝脏和肾脏产生损伤,造成营养摄入不足,自身代谢下降及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此时若在管理和环境任何一个方面遇到问题,以及应激因素的作用下,会特别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最终治疗无效。
 


 

  1.2专家误诊

  由于时间和距离的限制,一些猪病专家在赶到猪场后,大多见到的都是发病猪的中后期表现,很难观察到免疫失败、饮水不足和通风不良等环境因素,专家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病原分析,没有调查相关流行病学的发病规律,分析结果过于片面,缺乏真实性,但是,养猪场管理者过分相信专家的权威性,采取不合理的治疗措施,最终治疗必然无效。

  1.3 猪场管理混乱

  猪场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相应的配套设施并不完善,猪场设备落后,猪舍设计不合理,母猪和保育猪同在一个猪栏,外加管理人员粗暴对待猪群,这不但不利于环境卫生的管理,而且猪群易产生外源应激和内源应激。在管理粗放、环境卫生较差和外部应激、内部应激刺激下生活的猪群,感染疾病的机会较大。

  1.4 不按疗程治疗

  养猪场在生猪市场价格不理想的情况下,为了节省开支,不及时用药,错过了最佳用药时间,还有一些养猪场在病情好转之后就停止用药,这两种情况的结果往往都是治疗无效。实际上,任何一种药物都有1个半衰期,当药物浓度降低到不能杀死病原微生物的时候应该补充药物,否则,病原微生物在药物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继续繁殖生长,逐渐产生耐药性,有些还会产生变异,增加了今后治疗的难度系数。

  1.5疫苗免疫失败

  当天气变化或自身腹泻时,病原微生物特别容易入侵机体内部,进而破坏机体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能力降低。此时注射疫苗,通常会以失败告终。此外,一些企业为降低投资成本生产质量较差的疫苗、兽医专业水平较低和猪场使用疫苗不规范等都会造成免疫失败,最终感染疾病的时候常常治疗结果无效。

  二、防控策略

  2.1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

  为避免或者降低猪群发生继发性感染引发各种疾病,在猪幼崽断奶前7d和后7d,在猪饲料中添加阿莫西林可溶性粉,防止黄白痢、呼吸道疾病;在母猪生产前7d和后7d内,在猪饲料中添加盐酸林可霉素和硫酸霉素,防止母猪产前产后感染、无乳综合症。

  2.2 增强饲养管理

  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能大大降低猪群疾病发生概率,节省治疗药物和保健药物的费用支出。长途运输和天气变化等是养猪场中最常见的外在应激源,养猪场全面制定转群计划,最大程度的降低转群、注射疫苗等各种应激源。

  2.3 增强消毒防疫意识

  养猪场应增强消毒防疫意识,定期消毒,最好酸碱消毒剂交替使用,避免病原体的抗药性和产生变异,减少病原侵入猪群。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控制各种传染病,猪群发病后,及时隔离,实时观察,严格控制可疑猪,有效治疗病猪。

  2.4实时进行免疫监测

  养猪场的检测重点是免疫抑制性疾病和流行性疾病,例如,猪瘟和伪狂犬病等。每年保证对猪群进行2次的病原检测,制定合理的养猪场防疫计划,掌握猪群抗体变化曲线,确定合适的免疫时间,免疫过早,由于母源抗体的干扰造成免疫失败;免疫过晚,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生长,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2.5 规范用药

  选取兽药时依照药物自身特性、作用机理、用途、用药方法、疗程和适用症状来选择合适的药物,保证合理用药,合理搭配其他药物,严格按照药物疗程进行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药敏试验,结合药敏结果选择适当的药物;如果条件不允许,应该选用猪场内不常使用或者还没有用过的药物。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原因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