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养猪网猪价系统监测,4月14日全国外三元均价为10.45元/公斤,较昨日猪价上涨0.01元/公斤,今日全国猪价现止跌趋稳态势,但供需过剩局面仍存,猪价缺乏上涨基础,短期内或将持续底部震荡。
猪价底部震荡,供需持续僵持
目前猪价小幅涨跌交替运行,整体继续以底部震荡为主。这与我们之前预计的态势不谋而合,虽现在猪价趋稳地区增多,生猪均价出现微幅回涨,但目前市场供应过剩格局不改,屠宰企业收猪顺畅,提价意愿不高,猪肉价格持续下跌,生猪价格缺乏有力支撑,猪价持续上涨困难,短期持续底部震荡态势明显。
转变思路渡过市场疲软期
面对当前生猪市场的阶段性疲软,各养殖业主纷纷减少存栏数,淘汰落后母猪,优化结构,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同时,猪农想在养猪行业继续生存,发家致富,还需做好这三个转变!
一、由单打独斗向团队转变
随着资本的介入,养殖业也由过去的高分散、低成本、低素养向集约化、资本化、公司化转变。广大养殖户,应当意识到以个体竞争集团的必然失败性。
二、由看价格向找趋势转变
作为农业养殖户,大多有着丰富的经验,其实并不缺乏行业信息,缺乏的是眼界、观念,如何分析这些信息以供决策,就是一个关键。见涨就养,见跌就弃,这种善变肯定是行不通的。相比于单纯的看价格,我们更应当了解整体趋势。
三、由随大流向创新力转变
跟着市场只能落后,而只盯着趋势也可能错过机遇,所以要想致富,还要具有创新能力,可以洞察到现有养殖市场外的需求动向,发现新机会。
据有关研究中心公布,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09亿人,也就是每14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中产阶级人士,中国人的购买力,已与日俱增。
(数据来源于网络)
另一个数据,2017年我国思格尔系数29.3%,首次进入联合国划分的20%-30%的富足区间。这意味着什么呢,中国人的消费需求已经由日常温饱过渡到更高阶段。
整体来看,供大于求是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近两年半的盈利期使养殖户及生猪养殖企业扩大养殖规模,打破了市场供需平衡。换句话说,养猪的量超过了吃猪肉的人。消费者购买力是支撑,升级化的需求是内因,多花一点钱来享受到更好的生活是完全可行和必要的。所以一味按固有模式养猪肯定是不行了,跟着市场行情走明显落后于趋势。如果还要养猪,一定要转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