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独家分析 > 正文

规模养猪如何实现降本增效?最全的有效方式都在这里

来源:中国养猪网 2018-03-22 17:22:47| 查看:

  2018年你是否还养猪呢?在我国养猪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过程中,养猪业将从单纯追求数量增长向追求数量、质量安全及经济效益并重的形势转变。目前,我国养猪业规模化程度越来越高,在环保、行情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下,规模化猪场2018年谁主沉浮?海南罗牛山畜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长华先生在2018中国猪业规模猪场战略合作峰会上作了报告《规模化猪场2018谁主沉浮》。
  
规模养猪如何实现降本增效?最全的有效方式都在这里
峰会现场
  
规模养猪如何实现降本增效?最全的有效方式都在这里
海南罗牛山畜牧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万长华先生
  
  规模猪场成为生猪养殖主体,生猪养殖结构改变
  
  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保障猪肉产品有效供给,农业部制定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并于2016年4月20日印发。
  
  规划确定发展目标,生产目标包括,生产保持稳定略增,猪肉保持基本自给;规模比重稳步提高,规模猪场成为生猪养殖主体;规模企业屠宰量占比不断提升。
  
  猪粮安天下。生猪生产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猪肉占整个肉类产量的比重一直稳定在64%左右,是肉类消费的主要来源,是我国城乡居民不可或缺的“菜篮子”产品。长期以来,我国猪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位,约占世界总量的一半。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规模养猪如何实现降本增效?最全的有效方式都在这里
  
  万长华先生提到,2010年-2020年生猪养殖结构将从过去的“金字塔型”逐步转为“纺锤型”。
  
  规模化猪场的发展
  
  自2017年开始,中国养猪业悄然生变:
  
  1、政策风向作用加大,环保可持续理念被提上“日程”,养猪准入门槛提升
  
  2、养猪主体正在发生改变,散养户逐渐退市,取而代之的是规模猪场和企业集团的扩张
  
  3、消费者更加注重猪肉品质和安全,生态绿色猪肉颇受欢迎。
  
  养殖集团加快资源整合,积极布局全国各个地区
  
  养殖史上超强盈利周期,生猪养殖大集团动辄上百万头的产能扩张,千万头的企业发展目标。企业通过自身扩建或者并购方式积极布局生猪养殖产业,并朝着上下游延伸。
  
  自身扩建代表企业有温氏股份、雏鹰牧业、牧原股份、新希望;并购来快速扩张生猪养殖产能,正大、中粮多种途径扩张生猪养殖产能。饲料行业向养殖渗透程度更加明显的深化。 万长华先生简述了大北农、温氏、牧原股份、正邦科技、海大、新希望近几年在养猪行业的发展以及其他企业2017年1-5月份生猪养殖扩张项目。
  
  规模化猪场行业面临的瓶颈
  
  时下,中国农牧业界盛传这样一句话:未来30年世界经济发展看中国,中国经济发展看农业,农业发展就看养猪业。此言道出了养猪业在农业经济腾飞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未来国内养殖业发展的趋势:饲料原料、人工、环保成本不断上涨;国外大的育种公司和跨国集团进入中国抢占本国生猪市场;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动物疫病控制依然严峻;食品安全监管更加严格;养殖模式发生深刻变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猪肉品味的追求会越来越高。
  
  作为养殖业大国的中国已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恰恰严重偏离这一发展需求,“规模化猪场专业人才缺失问题”、“土地资源问题”、“环保压力增大问题”、“融资贷款难问题”、“动物疫病风险控制问题”、“养殖成本效率问题”六大问题已然成为制约国内畜牧企业、养猪场发展的五大“绊脚石”。
  
  针对这些问题,万长华先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规模化猪场专业人才缺失问题
  
  1)成功的规模猪场、养猪企业寥寥无几,能够培养出来的人才相应就少了。
  
  2)近几年规模养猪迅猛发展,对规模养猪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
  
  3)大专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招生数量与人才培养质量,远远不能适应养猪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4)养猪行业又脏又累、待遇不高、吸引力不足,使得养猪行业人才数量不够,供不应求。
  
  5)养猪人才除了数量不够之外,还存在质量不高的问题。
  
  6)多数规模猪场缺失人力资源管理,或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视程度不够。
  
  7)老板人才观念、企业文化与人才培养机制等有问题。
  
  中国养猪业向着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快速发展,使得整个行业在人才上措手不及,着重表现在对于以下5大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规模化养猪管理人才严重不足;规模化养猪技术人才不足;现代化猪场建设、设计人才不足;自动化设备人才不足;环保型人才不足。
  
  而企业欲挽留关键员工,单单依靠工资和奖金是不够的,要留住员工,首要地是留住员工的心。
  
  1.改善环境,留住人才
  
  倡导和谐企业文化,营造一种具有事业感召力的企业文化,让员工从企业独特的文化中看到自身的价值;投入一定资金,改善场内环境、完善生活设施配套等,并经常举行一些文体活动等,努力为员工创造一种家的感觉。
  
  2.改变计酬方式,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把收益与生产成绩挂钩,坚持多劳多得的原则,通过将员工平时的工作表现、生产产量、工作态度等与薪酬挂钩起来,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有效引导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能力
  
  定期或不定期地请一些专家为员工传授新的技术、技能,或派技术人员外出开会、学习、培训,这样一来,员工的视野开阔了,生产成绩上去了,自己也能学到新东西,一举三得。
  
  4.打造命运共同体,帮助员工制定明确的职业规划
  
  企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合理授权,既要让基层员工向正确的目标前进,也要给他们留有适当的自由发挥空间,让员工有参与感,在圈定的框架内让员工放手去作,从而让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命运共同体。
  
  土地资源问题
  
  征地困难是规模化养殖面临的最大瓶颈(国家农业用地底线限制和现有土地地块比较分散,不易集成连片使用,企业不愿单独面对拥有小块土地的农民),有些只能在现有条件下通过收购、改造、合并等方式获得猪场,然后对猪场进行升级改造,有些地方政府考虑到利润低和环境保护压力的情况而不再审批新建规模猪场,这是规模化猪场在建设前面临的最大瓶颈。因此,规模场建设要因地制宜,不宜盲目过大,要根据当地政策、规划及环境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取效益和规模的合理值。
  
  环保压力增大问题
  
  一、畜禽养殖生产布局与农村环境保护统筹协调不够。一方面,有的地方为追求增加畜禽养殖量,盲目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导致局部地区环境不断恶化;另一方面,有的地方为实现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随意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
  
  二、畜禽养殖者的污染防治义务不明确。目前有关环保规定没有体现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特殊需要,没有考虑不同规模畜禽养殖者的实际承受能力,规定的污染防治义务过于笼统,致使大量养殖者未切实履行环保义务。
  
  三、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缺乏明确具体的规范和要求。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最佳方案是通过制取沼气、还田利用等进行综合利用,但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规范和要求,目前我国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还很低,既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造成了环境污染。
  
  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的激励机制不完善。污染防治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设施在总投资成本中所占比例相对较高,需要政府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加大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的支持力度。
  
  融资贷款难问题
  
  资金的问题对于饲料企业来讲可能会好很多,而对于养猪企业除了温氏、牧原、雏鹰等规模大的企业,其他养猪企业都会遇到资金问题。从政策层面,由于经济去杠杆政策,银行贷款难度加大,肯定影响畜牧业贷款,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相对其他资产用猪场或生物资产借钱比较困难,或借款利息很高,这样就影响了这个环节的发展。
  
  动物疫病风险控制问题
  
  规模猪场从建设初期高标准、高投入建设,耗费大量资金,并进行高强度流水线生产状态,一旦由于引种、管理等不到位导致场区发生动物疫病疫情,根据国家动物防疫法,动物必须进行扑杀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场区畜禽生产短时间难以恢复,这种情况将会给规模场带来致命打击,尤其是目前国内种猪场之间及国内与国外频繁的种猪交换,疫病控制难度异常突出。在疫病控制方面应注重规模场的管理,提高畜禽场机械化程度,并从细节做起,一丝不苟的执行相应的操作规程和标准。
  
  养猪成本效率问题
  
  近期猪价走低预示着本轮“最强猪周期”接近尾声,养猪企业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尤其对生产效率低、造肉成本高的企业将是生死挑战!未来,随着高度集约规模化、科学化养猪,养猪行业将进入“成本为王”时代。
  
  “降本增效”越来越成为行业内的共识,上一轮行情低谷大量事实证明,盲目地压缩饲料、兽药、疫苗的投入,甚至延迟母猪配种等投机行为,只能让猪场经营雪上加霜,甚至加速倒闭!而从提高母猪生产效率、降低育肥猪造肉成本这两个方面着手,科学的降低“动态养殖成本”,才是度过行情低谷的正确出路!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