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外科病 > 正文

猪肢蹄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

来源:PSY应用研究院 2017-09-06 16:33:57| 查看:

  前一段时间在江西进行猪场服务的过程中,有几个猪场都提到肢蹄病的问题,尤其是母猪产后站不起来,为此查阅相关资料,整理了此篇综述,希望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猪肢蹄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
猪场拍摄的肢蹄受伤图片
  
  猪肢蹄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
  
  猪肢蹄病是指猪四肢以及 4 个蹄子上所发生的疾病的总称,是以肢势、步态和站立不正常、支撑躯体困难为特征的一类非特异性疾病症候群,国外用肢蹄软弱综合征、跛行、腿病、骨软弱症等名词表示这类疾病,我国习惯用肢蹄病来广义地表示。
  
  1 发病情况
  
  母猪肢蹄病减少猪的产能和寿命,影响猪场的效率和产能,肢蹄病是母猪生产性能降低后被淘汰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仅次于繁殖障碍和子宫内膜炎。
  
  大约11%的母猪由于肢蹄病而被淘汰(不同猪场的淘汰率在0~39%),Yolande  Seddon,2014。张丽英,2008等对龙海市等规模化猪场统计,肢蹄疾病约占淘汰数 35 % 左右;张昊等对湖南18个中小型养猪场2083头母猪进行了肢蹄病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患有肢蹄病的母猪750头,发病率为36%。
  
  由于在母猪肢蹄病病情恶化前,人们很难做出诊断,因此母猪肢蹄病的发病率应该更高。加拿大猪场的详细调查显示大约60%的母猪有非正常步态。
  
  2 肢蹄病分类和原因
  
  2.1 肢蹄病的分类
  
  肢蹄病种类非常多,主要包括蹄脚和四肢的问题,常见的分类及对应的疾病如表1所示:
  
表1.肢蹄病的分类
猪肢蹄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

猪肢蹄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
  
  2.2 原因分析
  
  多种因素能造成跛足,如环境、营养、遗传、受伤和生物学过程都可能造成跛足;营养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缺乏运动也是造成蹄部、腿部疾病的主要原因,据阙广良,2017统计集约化限位栏饲养的猪肢蹄外伤 (38% 以上 ) 显著多于水泥地面散养的猪 (7.14%),水泥地面饲养的猪蹄底增生 (35.75%) 显著高于漏缝地板饲养的猪 (27.91%)。可见栏舍和运动对于肢蹄病发病率的影响。
  
表2.肢蹄病的原因分析
猪肢蹄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
  
  3 预防措施及对症治疗
  
  目前国内外对肢蹄病的治疗,多以围绕侵入局部感染的病原菌为中心的治疗方法,采用某种抗生素疗法或化学疗法有一定疗效。采用消毒药、天然药物蜂胶为主的局部综合处理,如使用硫酸铜溶液消毒,往往较好的效果,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尽量减少肢蹄病的发生,参见的防治措施如表3.
  
表3.肢蹄病常见的防治措施
猪肢蹄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
  
  讨论
  
  此次猪场遇到的情况主要是蹄裂和产后瘫痪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1.高度重视选种对肢蹄病的影响
  
  根据依阿华州立大学分向选择研究结果表明( Rothschild 等,1988),良好肢蹄结构选择的遗传力为 0.29,较差肢蹄结构选择的遗传力为 0.42。若按良好肢蹄结构进行选择,则后代肢蹄结实度呈中等速度得到改善;若不作选择,群体的肢蹄结实度将很快退化。
  
  2.已发生或刚发生裂蹄的猪
  
  使用硫酸铜(4% ~ 6%)消毒效果较好,硫酸铜浸涂裂蹄可以起到消毒杀菌、收敛伤口作用,应尽量减少运动,但切忌久卧,要尽量大栏饲养,任其自由走动,少驱赶或被动“运动”,要每日数次帮助、强迫站立活动,以防继发肌肉风湿,造成更大损失。
  
  3.加强运动
  
  张昊、于桂阳、陈铁桥等在《母猪肢蹄病研究进展》中提出,“运动是预防母猪肢蹄病的主要措施”, 可见运动对预防和改善母猪肢蹄病的重要性,猪场配有运动场,在天气良好时最好每天让母猪运动2小时左右。
  
  4.注意地面平整与卫生
  
  后备母猪和青年母猪蹄垫娇嫩,容易磨损龟裂,蹄壳较薄易破裂,导致继发感染,这也是后备猪蹄裂情况较严重的主要原因,尤其要注意后备母猪舍地面平整度及卫生。
  
  5.关注母猪哺乳后期缺钙问题
  
  注意哺乳料中钙磷比(一般2:1)及维生素D的补充,瘫痪母猪静脉注射20%葡萄糖酸钙100-150毫升或10%氯化钙20-50毫升。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研究 进展 猪肢蹄病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