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传染病 > 正文

猪丹毒 症状图谱

来源:未知 2012-07-17 09:59:45| 查看:

中国养猪网讯:  

  概 述

  猪丹毒(Erysipelas suis)是由红斑丹毒丝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诊症状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亚急性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疹块。慢性病猪表现为心内膜炎和关节炎。本病主要发生于猪,1982年首次从猪丹毒病猪体内分离到丹毒杆菌,其后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和流行。我国许多地区也有发生,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场的增加,该病在规模化养猪场发生较少,但在农村散养户中有散发。人也可被感染,称为类丹毒。

  病 原

  猪丹毒的病原为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俗称猪丹毒杆菌,本菌为纤维平直或稍弯曲的细杆菌,长0.8~2.Oµm,宽0.2~0.4µm。在病死猪的脾、肝、肾等组织病料涂片中,本菌呈单个、成对或成堆存在,在白细胞内一般成丛存在。在慢性心内膜炎赘生物和陈旧的培养物中,多呈不分枝的长丝状,并成丛存在。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菌,不形成芽孢和荚膜,无运动性。

  本菌为微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在普遍培养基上可以生长,培养温度为37℃,pH7.2~7.5。在普遍琼脂平板上生长较差,长成半透明极小的圆形菌落,如添加血液或血清时则生长较好;在血液琼脂平板上生长呈圆形、光滑、灰白色、透明、边缘整齐、针尖大露珠样的小菌落;在鲜血琼脂培养基上,菌落周围形成狭窄绿色溶血圈;在肉汤培养中,呈均匀的微浑浊,不形成菌膜和菌环,底部有少量沉淀,振摇后,沉淀物上升呈絮片状;在明胶穿刺培养时,沿穿刺线横向放射状生长,表现为特征性的试管刷状,是区别于李斯特氏菌的一个特征。不液化明胶。

  本菌可发酵葡萄糖、果糖、乳糖、产酸不产气;不发酵甘露醇、山梨醇、肌醇、水杨素、鼠李糖、蔗糖、菊糖、棉实糖。产生H2S,不产生靛基质和接触酶,不分解尿素。甲基红及VP试验阴性。

  本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24h后,用显微镜反光观察,有光滑S型,菌落小呈蓝绿色,荧光强,毒力强,从急性病例分离的菌株大多为S型;粗糙R型,菌落呈土黄色,无荧光,毒力弱,从慢性病猪、带菌猪分离的菌株为R型;中间I型,呈金黄色,荧光弱,毒力介于上两型之间。

  根据菌体抗原不同,将猪丹毒丝菌分为25个血清型,我国主要是1a和2型。猪丹毒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在阴暗的地方可以生存1个月以上,在室温下耐受干燥数月,在阳光下生存10~14天才死亡,在熏制病猪肉内可生活3个月,于腌肉中达170天。在死后深埋1.5m 231天的尸体内尚有活菌。污染的粪和垫草堆肥发酵时,半个月内可杀死。本菌对热的抵抗力不强,在50℃加热15~20min,或在70℃加热5min可杀死,煮沸后很快死亡。含菌的肉块厚15cm,煮沸2~3h可完全灭菌。对猪丹毒丝菌,一般兽医常用消毒药液,如1%~2%氢氧化钠、1%漂白粉、5%石灰乳、2%福尔马林、3%煤酚皂液等均能很快杀死。但对石炭酸的抵抗力较强,在0.5%石炭酸中可存活99天。

  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猪对本菌最敏感。本菌可能感染几乎所有种类家畜和禽类。在自然情况下,我国曾有水牛、绵羊、马感染本病的报道。国外介绍绵羊、牛、马、鹿、野鸡、火鸡、鸡、鸭、鸽、孔雀、鸟类(麻雀等)、鼠类、野兔和鱼类也可感染本病。小鼠和鸽对丹毒丝菌易感,常作为试验动物用于诊断。

  本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病猪、带菌猪的肝、脾、胃、扁桃体、回盲瓣处的腺体等部位带有本菌,随分泌物、排泄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猪舍和饲养管理用具,通过消化道侵入易感猪体。其次是经过皮肤伤口感染。人通过伤口感染,称为“类丹毒”,少呈败血病症状,常为局部炎症,有时引起关节炎。某些吸血昆虫,蚊、蝇、虱、蜱等也可作为本病的传染媒介。屠宰场、肉品加工厂的废弃物,食堂残羹、泔水,动物性蛋白饲料(如鱼粉、肉粉)喂猪,也可引起发病。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适于本菌生存,在弱碱性土壤中可生存90天,最长可达14个月,因此,土壤污染对猪丹毒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来源。据试验证明,某些外表健康的猪只(35%~50%),在扁桃体、胆囊、淋巴组织和消化道的回盲瓣中带有此菌。当不利因素降低猪体抵抗力时,毒力相对增强,也能导致猪只发病,排出有致病力的病菌,传染其他健康猪。所以,即使没有从外地传人的原因,也可能发生猪丹毒,这就是内源性传染。本病大多发生于3~6月龄的猪只,哺乳猪和老猪发病较少。国内调查结果是:4~6月龄的猪最多,占56%;1~3月龄占29%;7~9月龄占8%;10~12月龄占5%;1岁以上占2%。

  猪丹毒的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大多发生在气候较暖和的初夏和晚秋季节,但由于我国地幅辽阔,南北方气温差异很大,流行季节不可能一致。据报道,基本规律是:北方各省6~9月是流行季节;中南各省7~9月是流行季节,其他月份只有零星发生;南方各省则全年都有发生,尤以9~12月为多。据北京农业大学兽医系对京郊死亡猪只检验统计,7月至翌年2月都有发生,以11~12月为多,多呈散发性呈散发或地方流行,偶尔也可暴发流行。

  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3~5天,最短为24h,最长为7天。一般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我国猪丹毒发生时以急性和亚急性为多,慢性型较少。

  1.急性(败血型) 此型最为常见,在流行初期,常有一两头猪无任何临诊表现突然死亡,其他猪相继发病和随之死亡。病猪体温高达42℃以上,食欲减少或废绝,寒战、喜卧、行走摇摆不稳。结膜潮红,有浆性分泌物。呕吐,初粪软或干燥,后腹泻。此时病猪如若不死,可在胸、腹、四肢内侧、耳、颈、背部皮肤上,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斑,指压红色暂时消退,去指后恢复原状。此时病猪可视黏膜发绀,呼吸困难,站立不稳。如不及时治疗,多数病猪在2~3天内死亡。病死率可达80%以上。

  哺乳仔猪和刚断乳仔猪常突然发病,抽搐,很快死亡,病程不超过1天。作者曾见一窝10头30日龄哺乳仔猪突然发病死亡3天,其余7头紧急注射青霉素而控制,未见新病例发生。

  2.亚急性(疹块型) 这是疾病经过较轻的一种,除上述一般病状外,以皮肤上出现疹块为特征。体温较少超过42℃,病后1~2天,在背、胸、颈、腹侧及四肢的皮肤上,出现深红、黑紫色大小不等的疹块,其形状有方形、菱形、圆形或不规则形,或融合连成一大片,疹块部稍凸起,边缘红色,中间苍白,界限明显,很像烙印,故有“打火印”之称。白猪容易见到,而黑猪不易看到,常急宰刮毛后才被发现。随着疹块出现,体温下降,病势减轻,数天后疹块逐渐消退,凸起部渐下陷,最后形成干痂,表面脱落而自愈。此型病程约10~12天,死亡率低。个别病例也有转为急性或慢性的。

  极个别病猪,肩部、背部皮肤发生坏死,皮肤发黑变成较硬厚痂,和皮下组织分离,被毛零乱,十分难看,犹如南方遮雨的破蓑衣一样,覆盖于背部,不久可脱落。有时见到病猪的耳或尾部发生坏死脱落。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复杂,病程延长。

  3.慢性 慢性病例多由急性和亚急性转变而来。单独发生慢性心内膜炎的病猪,体温正常或稍高,食欲时好时坏,生长发育不良,被毛粗乱无光泽,贫血,时有腹泻,体弱无力,不爱走动,驱赶跑动时呼吸困难,听诊时心跳加快,心律不齐,亢进,有杂音;病猪心力衰竭,甚至发生虚脱和死亡。重症者2~4周内死亡。患慢性关节炎病猪,主要侵害四肢关节,可见股关节、腕关节和跗关节发炎肿大,初热痛,跛行,行走步态僵硬,喜卧,甚至不能行走和站立,食欲也时好时坏,生长发育迟缓。

  病理变化

  1.急性(败血型) 急性死亡的病猪,可见鼻、耳、颈部、胸、腹部及四肢皮肤等处,常见不规则的淡紫色,或不同程度暗紫色,即所谓丹毒性红斑;全身淋巴结急性肿大,潮红或紫红色,切面多汁,呈浆液性出血性变化,胃底部及小肠(主要是十二指肠和空肠前段)黏膜红肿,上覆黏液及见出血,严重时,黏膜呈弥漫性暗红色;大肠无明显变化;脾脏显著肿大,呈樱桃红色,包膜紧张,质地柔软,切面脾髓隆起,红白髓界限不清,用刀易乱脱大量脾髓组织;肾脏淤血肿大,被膜易剥离,呈不均匀的紫红色,切面皮质部呈红黄色,表面及切面可见有大头针帽大小的出血点,稍隆起如“糖葫芦串”。心内外膜出血,心包积液,心肌浑浊。肺充血、水肿,可见出血点。肝淤血、肿大,呈暗红色。

  2.亚急性(疹块型) 疹块型丹毒可见皮肤呈现典型的疹块病变,与生前症状相同,以白猪或褪毛后更明显,有部分病死猪的脾、肾还可出现与急性病例相似的病理变化。

  3.慢性 慢性病猪心内膜的损害,大多见于左心的房室瓣(二尖瓣)上,出现典型的菜花样疣状赘生物,表面高低不一,大小不一,使瓣膜变形,心孔狭窄与闭锁不全,大者可堵塞房室孔。慢性关节炎时,可见关节肿大,关节囊显著增大、增厚,囊内关节液增多,有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关节面粗糙,滑膜表面有绒毛样增生物。时间久者,关节囊纤维组织增生,甚至关节愈着和变形。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