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传染病 > 正文

仔猪副伤寒的主要特点与防治措施

来源: 2016-03-03 12:19:59| 查看:

仔猪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又称猪沙门氏菌病。急性者为坏死性肠炎,有时会发展成卡他性或干酪性肺炎,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给公共卫生也带来较大的危害。

一、仔猪副伤寒的病理学分析

1、病原体

各国、各地分离的猪沙门氏菌病病原体血清型很不一致, 其中主要有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此外,鼠伤寒沙门氏菌、德尔俾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等也常引起本病的发生。

2、传染源

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从粪便、尿液、乳汁以及流产的胎儿、胎衣及羊水等排出大量的病菌。本病主要经消化道感染。还可以通过交配或等途径发生感染。由于沙门氏菌的菌型很多,并且几乎温血动物均能受到感染, 因此病菌分布面很广,能从各种途径传入猪群。

3、流行情况

本病主要侵害1~4月龄的仔猪,尤其多见于刚断奶的仔猪、一般散发,流行缓慢。如受各种不良因素影响或初乳中无母源抗体时,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或长途运输等,尤其是在患猪瘟时,往往并发和继发本病。

4、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急性型多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常突然死亡。病猪呈败血症症状,体温升高,精神不振,厌食,呼吸困难,后期下痢,耳根、胸前及腹下皮肤有紫斑。病程多数为1~4 天,发病率低,但病死率很高。慢性型为本病的常见病型,感染后症状较轻,体温稍许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生长停滞,常堆叠在一起,病初便秘后期下痢,排灰白或黄绿色稀粪,带有血液或粘液,具腥臭味。有些病猪咳嗽。病程2~3星期或更长,腹泻时发时停,病死率25!~50%,病猪即使恢复也会成为生长发育不良的僵猪,仍可带菌并且排菌几个月。

剖检病变方面,急性病例,主要呈败血症变化,耳,后躯及腹下皮肤有紫斑,脾肿大呈暗紫色。浆膜和黏膜有小点出血。肝有灰白色小点坏死灶。慢性病型的主要特征性病变为盲肠、结肠和回肠的坏死性肠炎。脾与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肺常见有卡他性肺炎或灰黄色干酪样结节。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不难作出初步诊断。必要时需从实质器官中分离细菌并作鉴定。同时要注意与猪瘟、猪丹毒和猪肺疫的区别。

二、防治措施

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防止传染源传入,加强饲养管理,消除发病诱因,对水、饲料等应严格按照兽医卫生规定管理。 病猪和病死猪均不可宰食,以免污染环境并引起食物中毒。被病菌污染的场地要全面彻底地消毒。

1、免疫接种

目前使用的主要有多价仔猪副伤寒灭活菌苗和仔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后者以氢氧化铝作佐剂,其免疫效果优于前者。现在多用猪副伤寒弱毒冻干菌苗口服或肌肉注射。出生后1 个月以上的哺乳健康仔猪均可使用。本菌苗注射免疫时,有些猪只可能出现较大的反应。口服免疫时,应空腹喂苗,使每头猪均能吃到足够的菌苗,菌苗的稀释和拌法要按规定执行,以免失效。如用本群或当地分离的菌株制成的自家灭活菌苗,其免疫效果更好。

2、药物治疗

大批发病时,最好将分离的菌株作药敏试验,以选择最有效的药物。

(1)抗菌素疗法的首选药为氯霉素,其次为土霉素和新霉素。氯霉素、土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60~100毫克,或新霉素每天每千克体重10~15毫克,分2~3次口服,连续用药4~6天,其后剂量减半,继续用药7天;

(2)磺胺类药物疗法,采用磺胺甲基异恶唑(SMZ)或磺胺嘧啶(SD),每千克体重20~40毫克,加甲氧苄胺嘧啶(TMP)每千克体重4~8毫克,混合后分成2份,每天2次,连用7 天。 或用复方新诺明(SMZ- TMP)每千克体重70 毫克,首次加倍,连用4~7天;

(3)呋喃类疗法是用呋喃唑酮每天每千克体重20~40毫克,每天分2次喂服,连用7天。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仔猪副伤寒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