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控策略_猪病门诊

来源: 2016-03-11 15:33:23| 查看:

  近年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有趋于严重的态势,很多猪场因此损失也在上升,走过的猪场大约有78﹪的猪场都存在表现附红细胞体病的症状,各种阶段猪的感染率达80-90%。

  一、 猪场存在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原因。

  1、 猪场对猪附红细胞病真正的认识太少

  猪场真正了解猪的附红细胞病的不多,大多是一知半解,不知道是原虫性病还是细菌性疾病,而且跟其他的猪体表出血性疾病混为一谈,不能正确区别除猪的附红细胞体病,如,圆环病毒病、弓形体、猪瘟、蓝耳病等,甚至有些猪场把猪弓形体病当成猪的附红细胞体病,更不了解猪附红细胞体与猪弓形体病容易一起继发或者并发。

  ⑴不了解该病的病原是原虫还是细菌性

  ⑵不了解该病的发病季节性及流行情况

  ⑶不了解该病是败血性及与出血性疾病的区别

  ⑷不了解该病与弓形体病的继发与并发情况

   2、猪场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防控了解太少

    ⑴缺乏对该病防范意思,认为无所谓

    ⑵不指导如何去防范该病,认为只要把母猪稍微防范一下就行

    ⑶不指导用哪种药物去预防和控制。

     ⑷缺乏防范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可靠方案

  二、 猪附红细胞体病资料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是由立克次氏体目中的附红细胞体寄生于猪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组织液或脑脊液中引起猪的一种以急性黄疸性和发热为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又称为黄疸性、类边虫 病、赤兽体病或红皮病。

  1、 病原

  猪附红细胞体属于立克次体目、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成员,是一种多形态微生物,多呈环形、球形和椭圆形,少数呈杆状、月牙状、顿号形、串珠状等不同形态。附红细胞体对干燥和化学药品比较敏感,0.5%石炭酸于37℃经3h可将其杀死,一般常用浓度的消毒药在几分钟内即可将其杀死;猪附红细胞体可耐低温,在加15%甘油的血液中于-37℃感染力可保存80天;在加枸橼酸盐的抗凝血中,置5℃能保存15天,在脱纤血中-30℃保存83天仍有感染力,冻干保存可存活2年。

  2、 流行情况

  猪附红细胞体只感染家养猪,不感染野猪。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猪均易感,但以仔猪和母猪多见,其中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被阉割后几周的仔猪尤其容易感染发病。猪附红细胞体在猪群中的感染率很高,可达90%以上。猪附红细胞体可通过接触、血源、交配、垂直及媒介昆虫(如蚊子)叮咬等多种途径传播。猪附红细胞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多发生于夏、秋和雨水较多的季节,以及气候易变的冬、春季节。气候恶劣、饲养管理不善、疾病等应激因素均能导致病情加重,疫情传播面积扩大,经济损失增加。猪附红细胞体病可继发于其他疾病,也可与一些疾病合并发生。

  3、 临床症状

   ⑴ 母猪症状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感染的症状为持续高热(体温可高达42度),厌食,偶有乳房和阴唇水肿,产仔后奶量少,缺乏母性。慢性感染猪呈现衰弱,粘膜苍白及黄疸,不发情或屡配不孕,如有其它疾病或营养不良,可使症状加重,甚至死亡。

  ⑵  哺乳仔猪:5日内发病症状明显,新生仔猪出现身体皮肤潮红,精神沉郁,哺乳减少或废绝,急性死亡,一般7-10日龄多发,体温升高,眼结膜皮肤苍白或黄染,贫血症状,四肢抽搐、发抖、腹泻、粪便深黄色或黄色粘稠,有腥臭味,死亡率在20-90%,部分很快死亡。大部仔猪临死前四肢抽搐或划地,有的角弓反张。部分治愈的仔猪会变成僵猪。

  ⑶ 育肥猪根据病程长短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急性型病例较少见,病程1天-3天。亚急性型病猪体温升高,达39.5度~42度。病初精神萎顿,食欲减退,颤抖转圈或不愿站立,离群卧地。出现便秘或拉稀,有时便秘和拉稀交替出现。病猪耳朵、颈下、胸前、腹下、四肢内侧等部位皮肤红紫,指压不褪色,成为“红皮猪”。有的病猪两后肢发生麻痹,不能站立,卧地不起。部分病畜可见耳廓、尾、四肢末端坏死。有的病猪流涎,心悸,呼吸加快,咳嗽,眼结膜发炎,病程3天-7天,或死亡或转为慢性经过。慢性型患猪体温在39.5℃左右,主要表现贫血和黄疸。患猪尿呈黄色,大便干如栗状,表面带有黑褐色或鲜红色的血液。生长缓慢,出栏延迟。


  4、 病理变化

  主要病理变化为贫血及黄疸。皮肤及粘膜苍白,血液稀薄、色淡、不易凝固,全身性黄疸,皮下组织水肿,多数有胸水和腹水。心包积水,心外膜有出血点,心肌松弛,色熟肉样,质地脆弱。肝脏肿大变性呈黄棕色,表面有黄色条纹状或灰白色坏死灶。胆囊膨胀,内部充满浓稠明胶样胆汁。脾脏肿大变软,呈暗黑色,有的脾脏有针头大至米粒大灰白(黄)色坏死结节。肾脏肿大,有微细出血点或黄色斑点,有时淋巴结水肿。

  5、 诊断

  ⑴诊断要点

  根据流行病学、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以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

  ①主要发生于夏秋温热和雨水较多的吸血昆虫出没频繁的季节;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且以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仔猪多发生于阉割后几周;同群中个体较大的常先发病,个体小的后发病;母猪多发生于临产母猪或分娩后3~4天;气候恶劣、饲养管理不善、疾病等应激因素诱发本病,并可使病情加重,疫情传播面积扩大。

  ②仔猪感染后多为急性经过,出现黄疸、贫血、高热;育肥猪感染后以典型的黄疸多见,贫血症状较少见;病猪耳部先变为紫红色,随后全身潮红或为紫红色,即所谓的“红皮猪”等为特征性临诊症状;感染母猪可见高热达42℃,贫血,乳房和外阴水肿及产死胎、弱仔等繁殖障碍症状

  ⑵诊断鉴别

  ①、 猪弓形体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

    症状相似处:体温高(40℃~42℃),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萎顿,粪初干、后干稀交替,呼吸浅快、困难,耳、下肢、下腹皮肤可见紫红色斑等。症状不同处:猪弓形体病病猪有流水样鼻液,虫体浸害脑部时有癫痫样痉挛,后躯麻痹。剖检可见肺淡红或橙黄膨大,有光泽,表面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髓样肿胀,如粗绳索样,切面有粒大出血点。回盲瓣有点状浅表性溃疡,盲肠、结肠可见到散在的小指大和中心凹陷的溃疡,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②、 蓝耳病与猪附红细胞体病

  症状相似处:初生仔猪类似猪流感症状,有的生死胎或呈“木乃伊”,妊娠母猪,百天左右,突然出现厌食,体温高或低,鼻流清涕,鼻端耳尖发凉,喜卧嗜睡。症状不同处:蓝耳病病猪耳尖耳边缘呈现蓝紫色,个别猪鼻端瘙痒,鼻盘擦地,极度不安,临产母猪多数死亡,或超过预产期,阴门流出褐白色粘稠性分泌物。屡配不孕,配后个别流产,能产出弱仔猪,不到24小时后死亡。个别仔猪呼吸困难,耳、鼻盘呈蓝紫色,多数死亡。断奶后50~60天,仔猪也有少数蓝耳现象,两天后消退。

  6、 防控

  ⑴防控原则

  ①加强饲养管理,防止饲料霉变。保持猪舍、饲养用具卫生,加强对环境及用具的消毒。

  ②经常使用灭虫剂杀灭蚊、苍蝇等吸血昆虫,消除传播媒介

  ③猪场的剪耳夹、去势刀、断尾钳等要经常消毒,注射针头要每头猪次一换。

  ④定期对猪群体表驱虫

  ⑤加强通风,搞好卫生,减少应激

  ⑥按合理的免疫程度做好猪群的猪瘟、蓝耳、伪狂犬、链球菌等疫苗的接种。

  ⑵药物防控策略

  ① 拌料:在该病流行季节,饲料添加比龙复红欣400-500g/t或200g/t饮水。治疗量:每吨饲料添加1公斤或每吨饮水添加0.5公斤,连续使用7-10天。

  母猪:每年三次:春、夏、秋各一次

  仔猪:保育栏、小猪栏、中大猪各一次

  ②发病时注射

  贝尼尔、血虫净5-7mg/kg,间隔48h重复用药一次。

  三、 猪场使用比龙复红欣防控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效果

  福建龙岩市白沙镇某猪场使用比龙复红欣控制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效果图片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