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行情 > 养猪行情分析 > 正文

一块月饼的前世今生?“猪”您中秋佳节阖家欢乐!

来源: 2018-09-24 08:44:49| 查看:

 
中秋佳又来到,三秋至此为半,

一年中最有诗意的时节就要到了。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

也是思念的节日。

 

中秋夜,

天高月圆,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国养猪网“猪”您阖家欢乐!

 

  
  今天你吃月饼了吗?

  时至今日,月饼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是节日的符号。
 
  你知道月饼是怎么来的?
  
  在中秋佳节之际,
  
  跟大家一起来探究一下
  
  “月饼的前世今生”。
 
中秋佳节又来到, 三秋至此为半, 一年中最有诗意的时节就要到了。 中秋,是团圆的节日, 也是思念的节日。  中秋夜, 天高月圆,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此时此景,你心中所想的是什么? 东东在此祝您中秋节快乐!
  
  前世传奇:月饼得名于杨贵妃?
  
  其实,最初月饼并不叫月饼,形状口味也并非现在这样。
  
  一般认为,月饼起源于殷、周时期,江、浙一带有种纪念太师闻仲的 “太师饼”,边薄心厚,可谓月饼的前身。
  
  到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后,引进芝麻,便出现了以芝麻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
  
  唐朝关于月饼的传说就比较多了。
  
  一种说法是唐高祖引发中秋吃饼习俗。传唐朝李靖率师讨伐犯境边寇,于中秋节凯旋,长安通宵欢庆。当时有吐蕃人献饼祝捷,唐高祖手拿圆饼指着明月笑曰:“应将胡饼邀蟾蜍。”嗣后分赐群臣共啖,遂成中秋吃饼之俗。
  
  另一种说法是杨贵妃命名的月饼。某年中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唐玄宗嫌“胡饼”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福至心灵,随口而出“月饼”。
  
  而直到宋朝,才开始有月饼的实际记录。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
  
  至于月饼这个名词的来历,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留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或许这是月饼这个名称的来源以及月饼做法的根据。
  
  明朝时月饼已普遍流行起来,且只在中秋节吃。
  
  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起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饼必圆。”“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
  
  今生故事:被打上时代烙印的月饼
  
  新中国成立以来,月饼的命运反而有点多舛,被打上浓重的时代烙印。
  
  1949年10月6日,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中秋节,百废待兴,月饼业萧条不已。
  
  在当年9月初,广州的各大酒楼、饼商开始打起月饼推销战,店门摆盆景,报纸登广告,但中秋临近,购饼送礼者却寥寥无几。导致节后,各式卖不出去的月饼堆积如山。
  
  1951年,“抗美援朝”月饼模受欢迎。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那年的市场上出现了“抗美援朝”月饼模。整个模子是用一块褐色方形硬杂木手工雕刻制作而成,凹槽直径在12厘米左右,比现在市面上的月饼要大。深度在2厘米左右,凹槽中手工雕刻的花纹线条流畅,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而对那个年代的人来说,最具吸引力的是月饼模中间宋体雕刻的“抗美援朝”字样和一颗大大的五角星。
  
  1959—1965年:凭证供应食物,月饼难求,卖出天价。
  
  1959年,粮油副食和日用工业品已经按户口凭证限量供应了,过节的月饼及水果等也不例外。自1959年下半年开始用粮票了,到1960年,拿着粮票也不容易买到月饼了。中秋凭证供应少得可怜的食物。月饼供应同上年看齐,价钱都贵了。中糖公司门市部的月饼卖10元一个。10元,在当时就是天价!一个青年工人月工资可能才20元,那一个月饼相当于半个月的工资,按现在的收入计,相当于1000元一个月饼。
  
  60、70年代赏月、吃月饼曾被一度禁止!
  
  很难买到月饼的那一时期,月饼很“金贵”,是不少人难以看到的“稀罕物”。“赏月、吃月饼”还曾一度被禁止。
  
  直到1978年—20世纪末,中秋节被赋予新时代内涵,月饼恢复供应。
  
  曾中断16年的上海冠生园在1979年重新生产自制中秋月饼,恢复供应,有“西施醉月”、“嫦娥奔月”、“平湖秋月”等若干种类。与此同时,为减轻中秋时集中购买的压力,月饼预约券也开始出现,而且供不应求。月饼券的印制愈加精美,用纸愈加高档,有了一定的艺术价值。
  
  如今,月饼已不再是奢求之物,大家都吃得起了,甚至很多人不愿再吃月饼,而选择各种西式糕点。
  
  看着手中这块小小月饼,回顾几十年来的变迁,还真是有点唏嘘。
  
  争论:五仁月饼该不该滚出月饼界
  
  富裕起来的人们,对月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几年每到中秋,网友们关于“五仁月饼”的争论就开始了,不少网友对五仁月饼发起猛烈抨击,并称要让“五仁月饼滚出月饼界”。五仁月饼这是招谁惹谁了?
  
  不过,好在虽然声势浩大,但五仁月饼依然卖得好好的。
  
  其实五仁月饼历史悠久,也是最经典的口味之一。
  
  五仁月饼可是“名门正派”,最经典的口味之一,是广式月饼的招牌品种,后来又融入了云南的地方风味。
  
  小时候能买到的月饼基本上就是五仁、枣泥、豆沙莲蓉这几种,尤其多的就是五仁。广东还有手动作坊制作的五仁月饼,虽然包装简陋,用油纸包着,15元1个(2007年),打开油纸,里面是扁扁的一块,大概手掌心大小,掰开,皮薄馅料多,各种坚果、芝麻、小冰糖、莲蓉等,嚼起来那叫一个香!
  
  五仁月饼之所以被“嫌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新口味月饼的出现,一是五仁被各种廉价品牌连累。
  
  随着生活条件变得越来越好,各种新口味新包装新礼盒的月饼层出不穷,而五仁自始以来的“平民气质”决定了它很难进入高大上的礼盒装,很多厂商做礼盒的时候不选择五仁月饼,因此,五仁就沦落成了“低端”的代名词。
  
  但由于老一辈人对五仁月饼还有偏爱,它又不会绝迹,市场需求就靠低端月饼厂商来满足。现在原材料价格飞涨,就那五种果仁要选好料的话,成本要多少钱?
  
  而五仁月饼这种东西,一般市场上散装的话,十块钱都卖不上,所以只能用最差的材料来做。所以现在市场上卖得很多是很差很差的五仁月饼,因为不挣钱,所以没有人好好做。其实正宗的五仁月饼还是非常好吃的。
  
  虽然,大家在网上吵得很热闹,但实际上五仁月饼也并没有那么被人们排斥。据某有2000余名网友参与的调查,“五仁”获评网友最喜欢的月饼馅料,有26%的网友在“最喜欢的月饼馅料”中选择了“五仁”,其次是豆沙、蛋黄、莲蓉。
  
  比起五仁,这些月饼更有挑战性
  
  如果你讨厌五仁月饼,兴许是因为你觉得吃到过的五仁月饼难吃。
  
  如今涌现出来的一些新月饼口味,恐怕让你连吃的勇气都没有。
  
  酸菜牛蛙味、芝士大虾味、鲍鱼鲜肉……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