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技术 > 繁育管理 > 正文

提高母猪配种分娩率的核心方法

来源: 2017-02-03 08:45:10| 查看:

  我国养猪业发展已有三十多年,整体的养猪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原来处在相同地区、有着相似经营条件的不同养猪企业的进步程度却是千差万别。为什么有的养猪企业发展十分迅速,而有的却发展很慢甚至濒临倒闭?为什么有的企业疾病频发,而有的企业却连续多年都没有发生过蓝耳病?这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思考:那些养猪成功的企业是否使用了一些不同的关键技术?观之当今快速发展的养猪业,通过对行业最关键成功要素的调查分析后发现,这些更为成功的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运用了更多的先进生产方法和技术(比如新式猪舍、精准营养、关键的场内选育方法等等),在管理科学上,把行业中最成功的企业不约而同地采用的这些关键技术称作“行业的技术前沿”。
 

提高母猪配种分娩率的核心方法

 

  随着养猪业的设施、流程和管理越来越现代化,人们更加关注于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程度地获取效益。除了在前几期《今日养猪业》提到的两种提高母猪配种分娩率的核心方法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如何有效地准备后备猪。后备猪是生产效率的重要源头所在,这样的说法毫不夸张,因为后备猪(包括后备母猪和后备公猪)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繁殖猪群后续的产能。
 

  1 后备母猪群的准备
 

  1.1 组建适合猪场母猪群规模的后备猪群
 

  在2015年4期的《今日养猪业》中曾经提到过如何正确地及时组成配种批中,其中提到了配种批中有一个主要来源就是当周发情且计划于当周配种的后备母猪,后备母猪在其中的占比为1/3-1/4,比重相当大。在实际生产中,规模不同的猪场所需的后备母猪群体的大小当然也不一样。综合考量我国现有的养猪状况和大多数猪场后备母猪的发情率,1批30-60kg体重进场的后备母猪群,达到日龄、体重之后,通过合理地诱情处理,可观察到正常发情的比例通常为70%-80%,相当于有将近20%-30%的淘汰率。根据本场后备母猪培育的条件(环境温湿度调控、有效地面面积、通风率、查情设施、饲料营养和饲养方法、人员经验,等等)各猪场需据此制定适合自己的后备母猪群准备策略,包括引种频率、每批头数、平均体重、培育时间和选留强度,以使猪场均衡、有序地组织生产调度。
 

  母猪群的年更新率是指一个猪群每年合计淘汰(繁殖原因+非繁殖死淘)除以年母猪平均存栏头数得到的。然而,从后备母猪进场头数开始,到确定其发情并能配种的用于更新生产母猪的头数,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意味着每年进场后备猪的头数远远高于母猪群的年更新率,为了保证达到并维持母猪群满负荷均衡生产,须要保持富有余量的活跃后备母猪群在配种区,一般要求是留有8周需要量的、已检到初情期的合格后备母猪,才能保证每周有足够头数的可用后备母猪用于配种。
 

  现代化大型母猪场对后备母猪引种计划是根据历史数据、所用品种/系及管理经验,倒推出来的。以一个 5000头基础母猪群的大型规模化养猪场为例,每周需配种50头左右的合格后备母猪,考虑从引种到可配期间需要至少两次的肢蹄、乳头、外貌选择,外貌合格率通常只有80%,而余下能配种的头数通常只有80%的发情率。如果引进50-60kg的后备猪,最后能真正合格正常使用的通常只有65%左右。如果每两个月引进一批可供猪场8-10周配种的后备母猪,每批需引进650头左右的后备母猪,为了保证后备猪连续进群配种,每批引种后备猪群的日龄约间隔6-8周龄,以便后续每周都有达到适合配种所需体重的后备母猪。所以根据后备猪舍的环控、地面、饲料等条件的不同,5000头的现代化母猪场,每8周可引入 500-650头13-18周龄左右的后备母猪进入后备母猪隔离舍进行培育、选择和诱情;如果考虑使用更严格的疾病控制方案,引进断奶日龄的小后备猪,一般引入4-10周龄的仔猪800-950头。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分娩率 母猪 核心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