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对“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的一点心得

来源:未知 2012-09-26 18:10:07| 查看:

中国养猪网讯:

  近年来,副猪嗜血杆菌病以新的形式出现于规模化猪场,并成为保育猪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管理方面,如早期断奶和三点式生产饲养体系可能有助于控制副猪嗜血杆菌在猪场内的流行,但是被副猪嗜血杆菌较强毒力的菌株早期定居,则可造成这些菌株在整个猪群中散播流行。
 

  因此,控制副猪嗜血杆菌在保育阶段的感染及引起的发病与死亡,必须依赖准确的诊断和对受害猪场内HPS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控制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可选用商品苗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制备的自家苗。然而,血清型的多样性及占较大比例的未分型菌株影响了研制血清型针对性强的疫苗,因此,常有使用灭活菌苗免疫失败的报道,这很可能就是由于引起发病的菌株与所用疫苗菌株的血清型不同而缺乏交叉保护的结果。在我国现有的生产条件限制下,在母猪分娩前后和断奶、转群、换料、运输、免疫接种前后对整个猪群(包括哺乳仔猪、保育仔猪、生长肥育猪和后备种猪等)用药是非常必要的。许多规模化猪场反映,阶段性地添加敏感药物对控制和净化猪群的副猪嗜血杆菌病效果较为显著。
 

  大多数副猪嗜血杆菌菌株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泰力佳(泰妙菌素)、氟本欣(氟苯尼考)、氟喹诺酮类及增效磺胺类药物敏感,而对林可霉素、四环素、氨基糖苷类有耐药性。
 

  总之,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猪群的主要细菌性疾病之一。该病在临床上容易与链球菌病等混淆发生误诊,由于抗生素耐药性的普遍产生增加了治疗难度,因此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药敏试验是确诊及筛选合适治疗药物的重要前提。在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上,正确地选择和使用血清型匹配的疫苗是控制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有效手段。另外,对该病的预防与控制还必须做好综合管理措施,才能保证猪场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而减少损失。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