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病技术 > 正文

猪不好养总是生病,请查查有没有这些原因!

来源:互联网 2016-09-23 15:50:24| 查看:

  近期有不少养猪朋友留言,问猪腹泻、卧地不起,同时口吐白沫怎么办?结合专家意见,可能是中毒现象。因此,笔者将猪中毒的一些症状、原因及其解决措施总结如下:
 

  一、霉菌毒素中毒
 

  ★  临床表现和症状:
 

  采食量减少,饲料利用率降低,腹泻,母猪生殖周期紊乱、流产,小母猪假发情、假孕、外阴道炎、脱垂和乳头肿胀、乳头结痂性坏死,母猪无乳症。病变:贫血、黄疸、出血性腹泻、肝变黄并纤维化甚至变硬,胃溃疡,肺水肿等。
 

  霉菌毒素可以污染饲料原料、运输工具、饲喂工具等,且中毒后症状不清晰,中毒猪仅表现出非常轻微的不正常行为,故很难诊断。大型料仓和料线尤其需要注意,霉菌毒素污染的风险很高。环境温暖潮湿霉菌就会产毒,如果料仓和料线不进行定期的清理,那么毒素很容易在这些地方堆积。日粮中缺少蛋白质、硒、和维生素是霉菌毒素中毒的易感因素,饲料发生霉变是该类中毒发生的根本原因。
 

  近年,麦角毒素尤其突出,如果庄稼在收获时发现有麦角的存在,那么它们可以进入饲料和垫草。一些大的饲料企业会在收储时或是一些种植者在收割时会对其进行检查。如果这些麦角被猪采食了,那么在猪的躯体末端如耳、尾、蹄等部位可能出现干性坏疽以及皮肤的结痂。
 

  玉米赤霉酮中毒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霉菌毒素中毒症,其与雌激素结构相似,在怀孕母猪中很难鉴别。新生仔猪中有阴部肿胀、八字腿、肌肉发育不良症状,是明显的玉米赤霉烯酮中毒症状。对于母猪,玉米赤霉烯酮会导致分娩后出现出子宫、直肠脱垂。并且玉米赤霉酮中毒也是造成生长猪脱肛的主要原因。
 

  大剂量的呕吐毒素可使猪进食10分钟内发病(呕吐),而小剂量则会降低猪食欲。当猪只表现出厌食,那么很可能是霉菌毒素感染。
 

  ★ 解决措施:
 

  更换饲料是唯一有效措施;预防措施可以使用优质霉菌抑制剂(或者脱霉剂)。
 

  二、饲料添加剂或药物中毒
 

  ★ 苯砷酸类化合物(阿散酸等砷制剂)中毒
 

  症状:共济失调后后驱麻痹、四肢瘫痪,无明显解剖病变。
 

  措施:尽快地清除饲料和饮水中的砷制剂。
 

  ★ 磺胺类药中毒
 

  症状:肾病和尿毒症;
 

  原因:饲料中含量过高、用药剂量过大或饮水不足可造成中毒。
 

  措施:停止饲喂含药物的饲料,加大饮水供给。
 

  ★ 常规药物或疫苗中毒
 

  原因:药物本身在批准前均经过很严格的测试,具有较高的安全等级。往往导致动物中毒的是药物和疫苗的不恰当使用,如超剂量使用、或者保存不当等。
 

  措施:遵医嘱,注意药物和疫苗的合理使用,错开药物作用时间。
 

  三、食盐中毒
 

  ★  症状:
 

  患病猪初期食欲差,精神沉郁,黏膜潮红,渴欲增加,便秘或下痢,后呕吐,大量流涎,口吐白沫,四肢痉挛,肌肉震颤,呼吸困难,来回转圈或冲撞,听觉和视觉出现障碍,刺激无反应;重病猪有阵发性痉挛,头颈高抬呈犬坐姿势,头部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后期猪呈强直性角弓反张,一侧卧地,四肢呈游泳状抽搐,1~2日死亡。慢性食盐中毒常在解除限水而暴饮后突发,有便秘、口渴和皮肤瘙痒等症状。
 

  ★  原因:
 

  食盐中毒或是脱水是由于猪只没有饮用到足够的水造成的,可能是供水不足也可能是饲料中盐含量过高。液态饲喂尤其需要注意,因为一些原料可能在未知情况下含有较多食盐。加之没有单独的水线,再如果遇上高温的话很可能引起脑膜炎似的症状,因为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在食盐中毒情况下,补水要缓慢进行,如果补水速度过快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症状,甚至死亡。
 

  ★ 措施:
 

  对中毒猪喂稀糊状料或多次少量饮水。静注10%葡萄糖酸钙60~100毫升,也可用1%硫酸铜50~100毫升内服催吐后,服白糖150~200克。
 

  四、有毒气体中毒
 

  ★ 氨气:
 

  症状:过度流泪、呼吸浅、流鼻涕。
 

  原因:猪舍粪便在坚固地面上分解且通风不良。
 

  ★ 硫化氢:
 

  症状:眼睛和呼吸道湿润粘膜的局部炎症,严重的可表现肺水肿。
 

  原因:液态粪坑周围通风不良。
 

  ★ 一氧化碳:
 

  症状:非传染性的母猪流产或分娩仔猪死亡。
 

  原因:生炉火的产房内通风不良。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猪病 养猪技术 母猪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