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设备 > 设备资讯 > 设备行业新闻 > 正文

我国猪场管理问题及漏洞综述

来源:搜猪网 2017-03-23 10:36:11| 查看: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一些小细节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给猪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切实提高养殖户的管理水平,现将当前我国猪场管理中养殖户容易忽略的问题和管理漏洞进行综述,希望能给养殖场(户)提供帮助。
 
我国猪场管理问题及漏洞综述
 

  1、环境是养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第一要素
 

  在养猪生产中,品种、饲料、防疫和环境是决定生产水平高低的4个主要因素。过去一直认为,在决定养猪生产盈利大小的因素中,品种起着首要的作用,其次才是饲料和防疫,只把环境控制看成是提高生产水平的保证措施。
 

  但从近年来猪病流行情况看,由于规模化猪场各类猪群均处于强度生产状态下,环境条件对其生产力和健康影响极大,大家普遍认为,规模化猪场环境的好与坏,决定着猪场的成与败,环境是保证养猪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和第一要素。
 

  环境条件包括气候环境、圈养密度、空气微生物、猪舍内生产和贮存的有害气体、尘土及管理条件等。
 

  1.1气候环境小猪怕冷,大猪怕热,首先考虑的是气温条件。适宜的温度对猪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一般猪舍的适宜温度,哺乳仔猪为25~30℃,生长猪20~23℃,成年猪15~18℃。夏季气温过高,不仅影响猪的采食和增重,而且可能导致中暑直至死亡,因此,必须采取降温措施。经常向地面喷洒凉水、圈外搭凉棚、设置洗浴池、通风、供足水等,防止中暑。
 

  另外,搞好绿化也有助于改善猪舍环境温度。冬季气温低,用于维持体温的能量增加,使饲料消耗增加,猪的增重减慢。采取保温措施,减少维持消耗,是提高冬季饲养效果的关键。对于封闭式圈舍保温措施要吊顶棚、厚垫草、适当多装猪(增加密度)、舍内吃食,定时舍外排泄粪尿,利用猪体散热来保持舍内温度;对于敞圈养猪的条件下保温措施是猪圈周围设置防风帐,堵抹猪圈四围的裂缝,防止贼风侵袭,另一方面适当增加饲养密度、垫草、温水温食喂猪等,减少体温散失。
 

  不论大猪和小猪都怕潮湿,在潮湿的环境中就会感到寒冷。
 

  高湿度猪舍中仔猪生长受阻,其中有的患病死亡,30日龄活重比饲养在低湿度猪舍中的仔猪成活率低48.5%。
 

  在良好的光照条件下,猪的生长速度加快,生产性能提高。
 

  1.2群居环境仔猪出生后l周龄,同窝仔猪间常见到相互咬架和追逐爬跨,这是仔猪健壮的表现。2窝仔猪合群补料时,窝中最强者相互咬斗,以便形成新群头领。哺乳期间,这种行为影响生长并不明显,但育成猪和育肥猪则明显影响生长速度,受欺猪在限制饲养条件下体重可能落后于强者15kg~30kg。
 

  空怀与怀孕母猪合群,后入者往往受欺,人群初期离群独卧,吃食时靠边站,并时刻警惕强者。
 

  等强猪吃饱后,才去吃点残食,严重影响受胎率和产仔率。
 

  群养猪睡卧时间减少,增加了兴奋性,表现出侵占性行为,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消耗,降低了日增重。同时,随着圈养密度或猪群头数的增加,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均下降。
 

  从出生到出栏屠宰不换圈的肥育方式有较大的优越性。因为同窝猪之间从哺乳期就建立了稳定的关系,而且保持不变,这符合猪的群居行为,有利于猪的生长。
 

  饲养密度是指猪舍内猪的密集程度,用每头猪占用的面积来表示。饲养密度直接影响猪舍内的空气卫生状况,饲养密度大,猪只散发出来的热量多,舍内气温高,湿度大,灰尘、微生物和有害气体增多,噪声加大。为了防寒和降暑,冬季可适当提高饲养密度,夏季可降低密度。饲养密度对猪的生长速度有较大影响,密度过大,猪过于拥挤,猪难以安睡,相互间的争斗增加,严重影响增重;密度过小,猪舍利用率降低,影响养猪的经济效益。对于农村养殖户来讲较好的饲养密度应为0.8~l.O平方米/头,10~15头/圈。
 

  1.3猪舍小环境猪场地址要求地势高燥,向阳背风,有一定坡度,以利于光照、通风和排水;水源充足,水质好,交通方便,但保证交通方便的同时,还应注意防疫卫生。一般要求猪场距离主干道不少于400m,距离一般干道200m以上,猪场周围环境安静,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向,同时远离冶金、化工厂、屠宰场、医院等,以避免环境污染,有利于卫生防疫。猪场中各建筑物布局要做到利用土地经济,联系方便,尽量缩短运输距离,对于农村猪场一般可划分为生产区、管理区和病猪隔离区3个区。生产区是猪场的主体部分,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和生产设施及饲料加工、贮运、调制等厂房。各类厂房的安排应根据猪群特点加以考虑。对于饲养单一型肥猪的猪场只考虑一定规模下厂房布局即可,对于综合经营的猪场,应将不同生理阶段的猪群分开,一般育肥舍位于猪场最前面,依次安排哺乳母猪和妊娠母猪舍。种公猪舍要与母猪舍隔开一段距离,相互间闻不到气味,不互相影响,配种站可安排在公猪舍附近,饲料仓库及饲料加工间宜安排在场内适中位置,缩短饲料运输距离。
 

  隔离区包括猪隔离室、贮粪场等,应安排在猪场的最下风或偏风向,并与生产区有一段距离。管理区应安排在猪场上风处一角,由于外来人员多,应与生产区隔开,以免造成疫病流行。
 

  在改建旧猪舍或新建猪舍时,都要根据不同的猪分别建筑。母猪舍要求是带走廊的封闭式猪舍,育肥猪舍可采用半开放式,寒冷季节加盖塑料薄膜。所有猪舍均应坐北朝南,以便于猪舍采光,并要求在猪舍周围植树,改善圈舍小气候。一般认为,在限制饲养的情况下,每群最好不超过30头,自由采食的猪群可达90头。
 

  在肥育期内尽量不挪圈、不拆群、不并群,最好在原圈喂养。
 

  1.4妥善处理粪污粪尿可用作肥料,产生沼气可作燃料。采用农牧结合相互促进的方法,是当前处理粪尿的基本措施,对环境保护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将猪的粪尿直接施入农田,或将粪尿堆放腐熟,利用好气性微生物对粪便与垫草等废弃物进行分解,既能使土壤直接得到肥料,又具有杀菌、杀虫的作用。
 

  腐熟堆肥要有足够的氧气,所以通气腐熟堆肥效果良好。
 

  粪尿污水可以制沼气,沼气是厌氧微生物(主要是甲烷细菌)
 

  分解粪污中的有机物而产生的混合气体,主要是甲烷。沼气是一种能源,可用于照明、作燃料和发电等,发酵后的残渣还可作肥料。使粪污产生沼气的条件是:
 

  首先保持无氧环境,利用不透气的沼气池,猪场动力网,上面加盖密封;需有足够的有机物;有适宜的碳氮比,一般为25:1;温度要适宜,以35c细菌活动最为活跃,产气多且快t沼气池的酸碱度保持中性,pH值在6.5—7.5时适宜,酸度大可用石灰石或草木灰中和。沼气积累到一定容积后产生压力,通过管道即可使用。
 

  1.5其他环境猪场绿化对改善猪场环境有诸多好处:可以明显改善场内的温度、湿度和气流等;可以净化空气,阻留有害气体、尘埃和细菌;减少噪音、防火、防疫、美化环境等。
 

  猪场易孳生蚊蝇,对人畜有害,因此要定时清除粪尿、垃圾等废气物,保持环境的清洁、干燥,同时使用杀虫剂或黑光灯(灭蝇灯)等杀灭蚊蝇。
 

  注意水源防护和水体净化。
 

  避免水源被污染,一定要重视排水的控制,并加强水源的管理和定期卫生监测等工作。如果水质较差,应采取净化消毒措施后再使用。
 

  二.猪舍内空气中尘埃量的多少,也是影响生产力的因素之一。空气中尘埃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利用低质量的颗粒饲料、散撒饲料或干粉料造成的。当空气中的尘埃达到300mg/立方米时,就影响猪的生长。因此,规模养猪所用的饲料应是湿拌配合饲料或好的颗粒饲料。
 

  2、最好的保健“药物”是营养平衡的饲料
 

  当前,规模化猪场中,大家都普遍关注猪群的保健。但营养平衡,胜过保健。养猪的人都在寻求一种让自己饲养的猪群永远健康的最好药物,不断询问最好的保健药物(包括程序)是什么?
 

  其实最好的药物就是我们最普遍的最常用的“饲料”,也就是说一种营养平衡的饲料。
 

  2.1选购成料最好的浓缩料或预混料应该是最适合自己猪场猪群的、最经济合算的、最方便的,而且质量是稳定的、信任的、不留后遗症的饲料。它可以是有牌子的也可以是无牌子的(自己加工研制的)。
 

  具体地说,首先要看饲料生产厂家的技术力量。优质饲料是用优质原料,配以科学的饲料配方和先进加工工艺加工生产的。而优质原料的采购与检测、科学的饲料配方水平和先进的加工工艺都与技术力量息息相关。由于饲料配方不科学或加工工艺不当,维生素A缺乏引起种公猪精液品质下降而直接影响母猪产仔率、成活率等。
 

  其次,要看饲料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饲料生产厂家的售后服务包括对他们所生产饲料的养猪效益和由饲料本身引起的问题负责。有的厂家还能对由非饲料因素引起的猪病提供义务咨询诊断,如当猪群暴发弓形体病时,厂家可生产添加有磺胺药和乙胺嘧啶的饲料供猪场全群防治,又如对仔猪黄白痢严重的猪场,也可通过添加某些药物于哺乳母猪饲料中作为此类疾病综合性防治措施的一部分。
 

  另外要看饲料养猪的生产效果。被选购饲料质量的好坏,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可以进行检验。优质饲料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猪的生长速度可以达到预期的日增重。料重比保持在2.8:1—3.2:l的水平。且不引起生长育肥猪发生营养代谢和中毒性疾病,肉猪不因残留药物或违禁药品而找不到销路;饲喂种猪的饲料,不因营养因素和某种毒素或药物而引起繁殖障碍。在养猪效益上,应该等于或高于同类、同规模猪场的水平。
 

  2.2自配饲料规模化猪场自配饲料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但在配制时,要充分考虑各种营养及其平衡。
 

  规模化猪场饲养的外三元杂交猪是公认的瘦肉型猪,其日粮的粗纤维水平不可过高,一般生长育肥猪为3%一4%,能量饲料主要以玉米、麦麸,蛋白饲料主要以豆粕、鱼粉等粗纤维含量低的原料配制日粮。不可过多地利用米糠、稻谷等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
 

  纯外三元杂交猪的瘦肉率一般都在60%以上,瘦肉组织中的蛋白比例高。要充分发挥瘦肉型猪合成肌肉组织的遗传潜能,在营养上,就必须通过日粮提供足够的粗蛋白。瘦肉型猪在15kg一30kg体重阶段日粮蛋白水平为17.5%,30kg~60kg体重阶段为16.5%,60kg体重至出栏为15%。日粮蛋白的营养实际上是氨基酸的营养,在瘦肉型猪日粮中氨基酸的平衡与供给量尤为重要,实际饲料配制往往需在日粮中额外添加赖氨酸0.1%~0.15%,蛋氨酸0.05%一0.08%。
 

  规模化猪场猪群密度高,且离土饲养(通常为水泥地面),猪场动力网,缺乏日光照射和青饲料供应,又以高蛋白和高能量营养水平的日粮喂养,加之瘦肉型猪生长速度快.日增重高达0.8kg以上,故日粮中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的浓度需要相应提高。否则,日粮营养水平的不平衡可导致饲料中某些养分的浪费或相对缺乏。现在众多的规模化猪场已从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使用浓缩料、预混料的诸多益处。值得指出的是,一些用量甚微,过量即引起中毒的药物,如亚硒酸钠、喹乙醇等,自行配料依靠人工拌入饲料是难以达到均匀的,而饲料生产厂家即可做到这一点。
 

  3、“防治结合,养重于防”是防病的黄金法则
 

  规模化猪场要将工作的重点从以预防疾病为主,转变为防治结合,养重于防。养不是指单纯的饲养,包括环境、营养和管理。
 

  畜牧技术人员的工作重于兽医。
 

  兽医的工作重点转到预防保健上。
 

  3.1落实五项管理办法3.1.1全进全出要求每一阶段的猪群同时进入同一单元饲养,转群时又同时全部转出去,进入下一阶段饲养或出售,并对空栏舍按严格的消毒程序消毒,避免小日龄猪与大日龄猪交叉感染。实践证明,实行全进全出,仔猪下痢和其他疾病明显减少,兽药费用显著减少,兽医和饲养员的劳动强度大大下降。
 

  3.1.2早期断奶是提高生产成绩的主要措施。
 

  早期断奶技术还可以防止许多母猪感染的疾病传播给仔猪。
 

  3.1.3动物福利给动物以必要的福利,是尊重生命、实施人道主义管理的基本要求,是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猪场应逐步确立动物福利的观点并认真付诸实践,从环境改造、猪栏设计到日常管理、转运方式和屠宰过程,都要充分考虑猪只的解剖生理特点、生物学特性和生命本能需求,给猪群以人道化的饲养制度和管理措施,让猪只吃得好、住得舒服,让猪只健康、愉快地度过一生,同时也为人类自己提供了无病、无药物残留、无应激反应的美味猪肉。
 

  3.1.4减少应激转群、免疫、温度等是最常见的应激源,在转群、打疫苗时切忌对猪粗暴,做好转群计划,减少转群次数,减少不必要的免疫,优化免疫谱。冬季按仔猪温度要求做好保温工作,温差不能变化太大,夏季要根据条件,采取各种措施降温,如风扇、喷雾、滴水、水帘、遮阳网、畜禽用空调等。适当应用抗热应激如小苏打、维生素C、吡啶羟酸铬,供给充足饮水,饮水器流量应达2L/min,经常检查饮水器是否正常,水拌料是提高母猪热天采食量很好的办法。给猪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降低饲养密度,减少惊吓。换料要缓,有l周的过渡期,在饮水中加入柠檬酸、电解质多维和抗生素。
 

  3.1.5多点生产有条件的猪场最好采用三点式生产,分为母猪繁殖区、仔猪培育区、生长育肥区。也可以采用两点式生产,将母猪繁殖区和仔猪培育区合并为1个区。
 

  3.2搞好免疫监测和计划免疫每年进行l—2次血检,一方面,普查某些特定病原的存在,淘汰血清抗原阳性猪,建立无特定病原猪群。另一方面,检测抗体水平消长规律,正确确定首免日龄,即首免应在抗体滴度为1:16—1:32之间,避免母源抗体干扰导致免疫失败。目前,猪场健康检测的工作重点,主要是集中解决一些繁殖障碍性疾病、多病因性疾病和隐性感染性疾病的感染和流行问题,如猪布鲁氏菌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等。限于人力、物力,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免疫监测的观点在大多数养猪场中还没有建立起来,这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内观念更新和制度健全的重点。
 

  免疫应有制度、有计划,不可随意进行,不可盲目实施。制订免疫计划时,既要充分考虑品种特点、疫苗特性,又要结合本地疫情和本场实际,要选择最合适有效的免疫途径,选择最可靠的免疫程序,选择最安全的免疫剂量,免疫前后及时进行必要的抗体滴度检测。同时,还要慎重制定药物预防计划,严格筛选药物,按照规定留出足够的停药期,坚决禁止使用任何违禁药物。
 

  4、消毒是疾病预防和控制最有效的方法
 

  改变重视治疗预防,轻视消毒的观念,切实树立起消毒防疫的理念,并确保消毒效果。
 

  4.1方法不同效果不同消毒按使用时间和目的可分为3类:预防性消毒、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场地、用具、猪栏和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以达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已发生传染病时,为及时消灭刚从病猪体内排出的细菌和病毒,常选用随时消毒,解除隔离、痊愈或死亡猪只后,对其原场地的消毒是终末消毒。
 

  消毒的方法有机械消毒法、物理性消毒法、化学消毒法和生物热消毒。定期对杂物、堆积物进行清除,每天对猪栏进行机械消毒,物理性消毒法常见有火焰灼烧和烘烤、煮沸、蒸气消毒3种-化学消毒法是用化学药品的溶液来喷洒等对病原杀灭消毒;污物如粪便的堆积和发酵,利用微生物发酵产热来达到消毒叫生物热消毒。
 

  4.2药物选择要对症在选择化学消毒剂时应考虑:
 

  对病原体消毒力强,对人、畜毒性小,不损害被消毒物体,易溶于水,在环境中较稳定,价廉易得且使用方便的药物。常见的消毒药物有:碱类消毒剂如火碱、生石灰和草木灰。火碱不能做猪体消毒,是高效消毒剂,3%~5%水液,作用30min以上可杀灭各种病原体。生石灰10%一20%液涂于消毒床面、围栏、墙壁,对细菌,病毒有作用,但对芽孢无效。
 

  双季铵盐类消毒剂有双季铵盐、双季铵盐络合碘。此类药物安全性好、无色、无味、无毒,应用范围广,对各种病原均有强大杀灭作用。
 

  醛类消毒剂如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仅用于空舍消毒(如舍内有动物便不能用)。使用方法:
 

  放于舍内中间,按1立方米空间用甲醛30m L+高锰酸钾15g,产生气体,作用2h~4h开窗换气后待用。
 

  酸类制剂如过氧乙酸。可用于载猪、猪体等消毒,配成0.4%~1%水溶喷雾。
 

  卤素类消毒剂如漂白粉、双季铵盐络合碘。
 

  4.3程序设计要严密环境净化与消毒:包括车辆消毒3%一5%来苏儿或0.3%一0。5%过氧乙酸)、道路消毒(卫生打扫,1次/月火碱消毒)、场地消毒(及时除去猪粪、杂草等,凡堆放过的地方用0.5%过氧乙酸消毒)。
 

  工作人员是将病原带入场区的主要媒介。在猪场门口,每栋猪舍内口应设消毒池,池内盛3%~5%来苏儿或10%~20%漂白粉液踩脚,或进入生产区内应先洗脚、更衣换防疫服等。猪舍消毒包括清理冲洗,待干燥后用0.5%过氧乙酸喷洒,再用熏蒸法、火焰法或火碱消毒法等。带猪消毒可选用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百毒杀等。
 

  一般1次/周。用漂白粉3 - 5mg/kg或百毒杀0.025%进行饮水消毒,1次/周。死于传染病的猪宜远离猪场深埋或焚烧,死于非传染病的猪易高温处理,猪粪应堆积发酵或入化粪池。
 

  4.4保证效果是根本按疫病类型确定消毒重点。
 

  如经消化道传染的应搞好卫生,加强饲料,饮水和用具的消毒。
 

  经呼吸道传播的应重点做好猪舍空气和猪体表消毒。按疫病流行情况掌握消毒次数。消毒工作必须定时、定期进行,推广带猪消毒法。掌握好环境、温度。一般温度相对高的消毒效果更好些,所以每天上午9:30—11:30,下午3:30 -5:00开展消毒较好。湿度在60%一70%开展消毒效果更好些,舍温在10~30℃,作用30min。控制好环境酸碱度。
 

  微生物的正常生长繁殖的酸碱度范围是pH 6—8。当pH>7时,细菌带的负电荷增多,有利于火碱等杀灭细菌。掌握好消毒剂的浓度。例如酒精在70%时消毒效果最好,而非纯酒精(98.5%)或65%的稀释液。不同消毒药品不能混合使用。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猪场 漏洞 我国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