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饲料 > 饲料资讯 > 饲料行业新闻 > 正文

你没有看错,我们现在呼吁国家要!拍!卖!

来源:中国玉米网 2016-11-14 15:26:58| 查看:

  告别临储收购政策支撑后的第一年,中国玉米价的变轨艰难而曲折。尽管目前看起来,国内玉米价行走在欣欣向荣的“反季”上涨行情之内。得益于新粮上量的推迟、物流成本的推升,流通周转的降速,产区、港区以及企业厂门收购价格形成了正向传导机制。但诚恳的说,谁在这场价格上涨的盛宴中,是最大受益者?

你没有看错,我们现在呼吁国家要!拍!卖!
 

  也许多数市场人士,会将焦点锁在物流环节上,认为畸形的市场价格传导体系,对各环节费用形成了挤压。也就是物流成本吞噬了农户和接货方的利润空间,但实际上,汽运运力紧张、甚至司机难寻,以及粮源集结耗费的周转时间过长,也是物流企业所不能承受之重。所以,回归到本质,我们说,这实际上就是一场量价失衡的极致体现。
 

  在这样的环境下,就诞生了11月13日北方港口日间收购价格先涨后跌,就是船等货衍生的波动行情。销区部分站台,由于南方运输通道限装,到货无法充足协调,致站台报价混乱失真,个别到站报收2000元/吨以上。市场默认了价格上涨的张力,但最终未必会给你同等价值的利润回报。这样的上涨,缺乏实际需求造就,难以持久,很快就会再次下降。而这对于企业来说,则进退两难,十分被动。进——现行市场价格忽高忽低,大量备货无疑自寻死路;退——关起门来做吃瓜群众,基本生产库存却无以为继。
 

  与此同时,国内价格上涨,再次为进口谷物扩大了窗口。目前,广东辽吉优质玉米成交报价已然突破2000元/吨,而12月交货的法国大麦口岸完税价格仅1475元/吨,12月交过美国高粱口岸完税价格1636元/吨,这也是在上涨之后的价格。用粮企业可以无视国家对进口DDGS征收双反的税率的风险,因为面对这样的价差空间,企业有什么理由选择拒绝?据市场了解,近日就将有60万吨进口高粱到货。进口谷物的死灰复燃,将是对中国玉米制度改革一记响亮的耳光。
 

  除了对企业生存和进口谷物冲击的担心,超期库存的问题也无法回避。截至10月12日,2016年政策性投放总计11967万吨,实际成交2183万吨,成交率仅18.24%。其中,2012年产玉米成交735万吨、2013年产玉米成交1054万吨、2014年产成交392万吨;东北地区成交1294万吨、南方移库成交880万吨、进口玉米成交近8万吨。而在剩余的结转库存内,2012年339万吨,2013年2763万吨以及2014年的7965万吨,将成为新增超期库存。如果按照此前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意见,收购期内不会拍卖,那么,明年5月份,滞留在产地没有及时流出的库存,超期玉米叠加最近两年的结转库存,市场供应格局可想而知。
 

  所以现在,我们不得不重新,正视这样的市场状况并陷入思考:是让物流主导,继续支撑价格向上假突破?还是回到国家一直在坚持的粮食供给侧改革,即坚持去库存化不动摇的思路上,加大改革的力度和速度。
 

  我们呼吁,现在的市场,需要国家给予适度的协调和干预。农产品供给,有时间特征。但政策调整,需要的是机动和灵活。尤其在这样的大库存背景下。为了避免上述担忧成为现实,粮食流通格局必须是全国一盘棋,重点区域多元化供应,规模运输的新格局。而当下,多元化的供应,除了新粮的到货之外,适时启动就地轮换或临储定向拍卖,后期物流问题缓解后,再进行补库!也可避免农民卖粮难,在保证企业阶段性的生产的同时,遏制进口谷物的进一步增加,促进国内粮食供应总量的平衡,一举多得。
 

  我们并非想要平抑当前的市场价格,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价格上涨背后,越积越深的市场风险,才会如此建议。改革很难,但长痛不如短痛。我们需要政府充分发挥监管职责并适度干预,需要政府为市场剔除非理性干扰因素,需要政府及时启动定向拍卖和轮换缓解企业的紧张情绪,需要政府为缓解农户卖粮难而加大轮入力度,需要国家疏导市场正确的价格体系,需要政府引导市场,让大家过渡至真正的市场化。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