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中国地方猪种对世界养猪业的贡献、利用现状和展望

来源:知网 2018-02-05 14:52:59| 查看:

  我国人工驯化养猪历史悠久,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很多地方猪种具有独一无二的优良特性,然而随着外国猪种的引进,我国地方猪种面临着诸多挑战,已有85%的地方猪种群体数量已成下降趋势。近些年来,人们也开始意识到保护地方猪种的重要性,国家也进行了政策扶持,并下拨专项基金在各地方设立猪种保护基地,旨在保护濒危的优秀猪种。然而对比引入的国外猪种,地方猪种的发展还甚是缓慢,本文就此对地方猪种的历史进程和其优秀特性进行阐述,并对于地方猪种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为我国地方猪种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我国人工驯化养猪历史悠久,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很多地方猪种具有独一无二的优良特性,然而随着外国猪种的引进,我国地方猪种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中国猪种的历史演化及对世界养猪业的贡献
  
  中国家猪的饲养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至今9000~6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1973年在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中发现距今约9000年的人类圈养的家猪骨骼(李有恒,1978年)。距今7000~6000年前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和桐乡罗家角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中,家猪骨骼也占很大比重,并有陶猪发掘出来,表明家猪的饲养在那时已有较大的发展,又遗存猪骨中幼猪骨骼比重较大,可以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水平不高(钟遐,1976年),也说明宰杀幼猪还是弥补粮食不足的一种手段。河南渑池仰韶村和陕西西安半坡村同属仰韶文化的遗址中,都发现有很多猪骨。广东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贝丘中发掘的兽骨,也以猪骨为多。由此可见,养猪在中原和华南地区早已盛行。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经验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发展出了关于猪种的选育和饲养等初步系统化的方法,逐步形成了因地制宜、肉质独特、耐粗饲的各地方品种,并对世界猪种资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唐以来,华南地区中的广东猪种被广泛引入古罗马(公元27—395年),并于当地猪种杂交,培育成罗马猪,而罗马猪对近代西方主要猪种的培育又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明清两代,在与国外的物质文化交流中,我国的猪种也扮演着相当重要的作用。18世纪初,英国开始引入广东猪种,逐渐培育出约克夏猪和巴克夏猪;1818年,约克夏猪曾被称为“BigChina”,美国学者Briggs曾说:“许多学者认为,巴克夏猪是老式英国猪和中国猪、暹罗猪杂交形成的”,“在改良早期巴克夏猪中,使用中国猪显然要比暹罗猪多”,另外,JohnWallace曾引入广东猪种培育波中猪;美国在培育切斯特白猪的过程中也曾引入中国华南白猪。因此,卓越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说:“中国猪种在改进欧洲品种中,具有高度的价值”。
  
  郑丕留教授曾对中国猪种引入欧美后的情况做过详细记载。在法国,研究发现太湖猪能极显著地提高欧洲猪的繁殖性能。主要表现在提早了性成熟日龄和提高产仔数,虽然降低了瘦肉率,胴体脂肪有所增加,但经问卷调查和相关试验证明口感方面确实有所提升。日本和英国主要利用梅山猪与其他主要品种培育成具有高繁殖率的新品种。美国引入民猪、梅山猪、枫桎猪,一方面想培育高产、瘦肉率高的新品种,另一方面想通过分子遗传学的技术寻找控制高产的基因并转基因到欧美品种上。近些年来,相当数量的研究者们又从分子水平上对我国猪种和外国猪种的遗传相关性进行了研究,Fang等在2006年利用焦磷酸测序技术对全球范围45个猪群包括934头欧洲猪个体和21个中国地方猪种的602个个体进行了线粒体CytB基因和D-loop区的测序及遗传多态性分析。试验数据充分证明了目前的欧洲家猪是由中国地方猪种与欧洲家猪的祖先杂交而产生的,并发现在欧洲常用商品猪种全群中,平均含有29%的中国猪种单倍体基因型。Liu等对线粒体的功能基因MT-ATP6和MT-ATP8的研究结果也同样证实了中国地方猪种和欧洲猪种之间的遗传关系。因此,中国地方猪种不论在过去、现在甚至将来,都会在世界猪种遗传资源中当中持续性地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中国地方猪种的主要特性
  
  我国不仅有着丰富的地方猪种资源,而且还拥有许多与国外品种相比不同的特性。总体上来说,我国的地方猪种的特点主要是繁殖力强,抗逆性好,肉质优良,性情温顺,耐粗饲;但生长缓慢,料重比高,屠宰率低,胴体中瘦肉少而肥肉多。许振英先生在1979—1983年联合东北农学院(现东北农业大学)、江苏农学院(现南京农业大学与扬州大学)、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江苏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浙江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农学院(现贵州大学)、广东畜牧兽医研究所、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家畜改良工作站等10个单位在全国对大部分本土猪种的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性能、生理生化指标、抗逆性、遗传特性和肉质做了相关的测定。
  
  (一)繁殖力强
  
  我国地方猪种繁殖性能强,突出表现为母猪性成熟早,排卵数和产仔数多。我国猪种的初情期平均为(98.08±9.7)日龄,范围在64日龄(二花脸猪)到142日龄(民猪),平均体重为(24±30±3.5)kg,范围在12.2kg(金华猪)至40.5kg(内江猪)。而国外主要品种(如长白猪、杜洛克猪、约克夏猪)的初情期在200日龄左右,几乎是中国地方猪种初情期的1倍。排卵数初产母猪(17.21±2.35)枚,经产母猪(21.58±2.17)枚,受精率平均为(86.32±3.86)%。这主要归结于在同一时期地方猪种性激素分泌早、浓度高,例如嘉兴黑猪120日龄血清含雌激素59.5pg/mL,比同龄大约克夏猪39.5pg/mL高50%。
  
  同时,地方品种公猪繁殖力也相当强,其睾丸增重较快。从60日龄开始,睾丸即迅速增长,90日龄时睾丸平均重(28.96±3.57)g,120日龄时睾丸平均重(48.08±5.23)g,比国外品种增长至同样重量的睾丸缩短30天左右。在配种时间上,中国本土猪种平均初配年龄为(128.57±4.46)日龄,而大白猪为210日龄,在初配年龄时,中国本土猪的睾酮平均为(372.3±69.1)ng/mL,而大白猪在此时却只有95ng/mL。
  
  (二)抗逆性强
  
  由于我国面积辽阔,南北纬度跨度较大,可以大体分为5个气候区(热带区、亚热带区、温带季风区、温带大陆区、高山高原区),导致在相应地区的猪的品种对于气候的适应明显高于国外品种。例如:长期生活在东北的民猪在一年之中不同的气温变化下,其体温(肛门温度)在最高气温(32℃)和最低气温(-20℃)仅相差0.88℃,表现出相当强的稳定性;而哈尔滨白猪相差1.38℃。同时,通过测定两品种之间在气温变化下的心跳次数、呼吸频率和皮毛质量,同样也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另外,由于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的选育培养,我国本土猪种对于饲料的要求比较低,食性广。青粗饲料和作坊副产品,适当搭配精料是我国传统养猪模式下的常见方式,养殖成本也较为低廉。
  
  (三)肉质优良
  
  中国的本土猪种素以肉质优良而闻名。许振英先生带领的“中国主要地方猪种种质特性研究”课题组在5年间对我国大部分猪种的肉质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充分证明我国地方猪种的优良肉品质。
  
  1.肉质鲜红,没有PSE肉。多数地方猪品种肉色评为3分(正常鲜红)和4分(微暗红),均属正常肉色。在屠宰后45min内背最长肌pH(pH1)均在6.0以上。
  
  2.保水力强。用35kg压力的重量压力法测定肉样加压之后的失水率,是间接反映肌肉保水率的指标,失水率越高,保水力越低。我国本土猪种的平均失水率比国外猪种要低3.80%。
  
  3.肌肉大理石纹。大理石纹反映了一块肌肉内可见脂肪的分布情况。按5级分制评分,中国地方猪种多数为3分(适量)和4分(较多),没有被评为1分(极微量)的,2分(微量)也相当少。
  
  4.肌纤维直径。根据对我国的民猪、二花脸猪、金华猪等9个猪种的测定,平均肌纤维直径为42.28μm,比对照组小16.71百分点;单位面积内的肌纤维数量平均比对照组(大白猪与长白猪)高26百分点。
  
  5.肌内粗脂肪含量。根据背最长肌的化学成分测定,肌内粗脂肪含量平均为4.97%,比对照组平均高2.23%,多数猪的肌肉含水量低于对照组猪(大白猪与长白猪)。
  
  (四)生长缓慢
 
 
  生长缓慢是中国地方猪品种的另一特点。例如:在同一试验条件下,达90kg体重的日龄,民猪要比哈尔滨白猪要多养25d,每增重1kg需要多消耗饲料0.1kg,远远高于国外猪品种,导致养殖成本增加,这也是我国猪种不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中国地方猪种现状和发展策略
  
  (一)地方猪种现状

  
  由于猪肉市场的缺额,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广泛地引入国外猪种,随着市场发展的要求不断更新,养殖周期短,瘦肉率高的“洋猪”越来越得到普遍的欢迎,我国的本土猪种数量也急剧减少。例如:分布在江浙沪一带的太湖猪,经1980年统计共有种猪60多万头,而2006年调查只有5万头左右,分布于东北地区的民猪,1982年统计有母猪2万头2006年调查只有1000余头;分布于珠江三角洲的大花白猪,1979年统计有母猪约44万头,2006年调查只有2万余头。并且,各地方品种逐渐已形成相对闭锁的独立群体,与以前相比,没有大量的人口迁移,散养的农户也越来越少,不同地方猪种群间优秀基因的交流机会也几乎越来越少,历史上大花白猪、海南猪、民猪等就是伴着人口迁移随之形成的,因此这样很不利于新品种的产生。
  
  我国在2000年共计19个本土猪种列入国家级稀缺猪种资源保护名录,2006年已有34个本土猪种列入国家级稀缺猪种资源保护名录,而且在最近几年新一轮的评选中将会有40个以上的本土猪种列入国家级稀缺猪种资源保护名录,占我国本土猪种50%以上,其余大多数也都已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由此可见,国本土猪种遗传资源正在遭受严重的流失与破坏,中国本土猪种的生存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保护本土猪种、维护生态多样性、加强本土猪种遗传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势在必行。
  
  (二)发展策略
  
  目前,行业内的共识越来越趋于一致,普遍认为传统的保种措施有一定的意义,但对于品种的长期稳定持续发展却是不利的,单纯的为了保种而保种是不可行的。还要指出,我国许多地方猪种存在着不同的类群,这是我国地方猪种长期不衰的重要条件,保种就是要保不同的类群。不能只搞一种类群,不提倡“纯而又纯”。一个“纯而又纯”的群体最后都是保不住的,是要走向消亡的。我们对地方猪种遗传资源保护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利用是为了更好地促进保护,保护是发展的前提,而利用才是我们的目的。我国丰富的地方猪遗传资源是科学研究的理想试验材料,保种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保存现有猪种,而是充分有效地利用,使之更好的为全人类服务。并且,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地方猪种的生产条件、饲养条件已经发生了变化,很难保证猪种的性能不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应该顺应环境变化让地方猪种朝着有利方向发展。
  
  1.原始层面上的保种和发展。对于一些有特殊要求、已经形成产业的猪种,政府和研究人员只需帮扶将其产业做大做强形成特色,并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即可。例如:广西的陆川猪是制作烤乳猪、白切猪脚等当地佳肴的不可替代食材,业已成为广西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并且陆川猪保有量依然很大,副产业加工的企业也有相当多。另外,我国的地方猪种本身就以风味独特而著称,相当一部分养殖户不愿意养殖本地猪种的原因就是周期长、收益低、成本高等原因,而如果将特色感强的猪种投入高端市场,像“帕尔玛火腿”一样,养殖户焉能不转向投入本土猪种的“怀抱”。中国也不是没有高质量的猪肉,像安庆六白猪的前肩雪花肉完全可以媲美西班牙黑猪400欧元/kg的猪肉。要打造高档消费产品,也必须拥有更为先进的屠宰手段,目前市场上的屠宰手段大部分依然是十分粗暴简单的,肉的品质在这种环境下肯定会大打折扣,所以常有人感慨好猪杀不出好肉,我国的肉类科学自上世纪90年代才有一批海外学者陆续回国在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开设,已经落后他国20余年,每年的ICOMST(国际肉类科学技术大会)参会人数不超过10人,作为世界养猪第一大国,这样的情况着实令人汗颜。国际的屠宰加工技术的突飞猛进在敦促我们要赶快培养出肉类科学人才,不失时机地投入到国际肉品竞争大潮中。有了良好的猪种,先进的屠宰加工技术,自此,整个产业链才是完备而高效,富有竞争力,中国的高端猪肉市场在国际舞台上也能开辟出一片天地。
  
  2.杂交培育新品系。目前大部分地方猪种资源保护场单品种存栏量多在100~300头,由于群体规模小,硬件设施有限,数据管理不全,在传统的保种方法下,不可避免的产生近交,一些品种在生长性能和繁殖性能等方面已经出现明显退化,甚至和国外品种的性能相差无几。同时,在没有像历史上迁徙和战争的这种条件,各猪种间很难再产生广泛的交叉性,对于这些地方猪种,我们还是需要寻找新出路,当然,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模拟”,选择我们期望达到的猪种特点,并将几个相关的地方品种,甚至国外优质的品种进行杂交,选育符合市场要求的新品种。当然,有了好的新品种也还不够,例如:我国在“七·五”“八·五”期间,国家技术科学委员会组织全国性的瘦肉猪型专门化品系的选育及配套研究的科学攻关,育成了25个新品系猪,其中21个为母系,但是由于后续的选育和推广没有持续性的跟进,新品系也随着项目结束而结束,这样为了培育而培育显然是不合理的。另外,也可以尝试性的将一个品种猪种多点保护,构建多交配体系,产生一个大品种下分亚类,以利于资源的持续有效的传代,例如:金华猪就分为“寿字头”、“老鼠头”和中间型;姜曲海猪有“本头沙身”和“沙头本身”等。
  
  3.科学应用领域。生命科学研究和生物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实验动物,尤其是动物模型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猪与人的基因纯合度为95%,在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结构、骨骼发育和营养代谢等方面与人极其相似,因此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要动物模型,更是人类异种器官、组织、细胞移植的首选供体。我国猪种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多样,具有培育实验动物猪种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品系稳定的有广西大学王爱德教授1987年开始培育的巴马香猪;贵阳中医学院甘世祥教授1985年开始培育的从江香猪;贵州大学刘琼教授1995年开始培育的剑白香猪;云南农业大学曾养志教授1981年开始培育的西双版纳小耳猪;中国农科院冯书堂教授1987年培育的五指山小型猪;中国农业大学裴德智教授1985年以贵州小型猪为原始亲本培育的中国农大Ⅰ系小型猪;上海交通大学华修国教授于1990年培育的贵州香猪。同时,对地方猪种进行造模研究的也非常多,谢忠忱等、陈亮等选用3、4月龄的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30头成功建立了高脂血症模型,模拟人类高脂血症的发展过程;宋玉东等以巴马香猪为实验动物,通过饮食(以低蛋白高碳水化合物的玉米面为食,以10%乙醇为唯一饮料)和药物(腹腔注射40%CC14橄榄油溶液)控制,成功建立巴马香猪肝硬化模型,并利用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研究其病变过程中肠道菌群变化、菌种数量和种类的演替,为寻找与肝硬化明显相关的标志性菌种,探讨肠道菌群和肝硬化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性数据;Zhou等[19]在成功构建莱芜猪肥胖模型的基础上利用GWAS(全基因关联分析)对莱芜猪与人类在肥胖中到底有多少的相似度进行了阐述,并挑选出5个候选相关基因(HIF1AN,SMYD3,COX10,SLMAP,GBE1),为发展肥胖的机制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可将我国的地方猪种根据实际情况分门别类适当的开发利用,并积极发展附属相关学科,培育适合时代环境的新品种,培养行业的高质量人才,把地方猪种打造成从低档到高档全层次消费水平,同时也要在科学研究领域充分利用宝贵的猪种资源,产生地方猪种多方位发展的新格局、新势态。
  
  四、小结
  
  地方猪种资源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选育所形成的优秀品种,并在历史的长河里不仅在本土发光发热,也影响到了欧美各地区的品系形成。随着时代变迁,当代的地方猪种遗传资源却日益受到破坏,有些猪种甚至已经灭绝,这为我们当代人已经敲响了警钟,我们也有责任发扬和发展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利用先进的科学理念、科学方法、科学技术和更为周全的规章制度让地方猪种“浴火重生”,焕发新的生机,重新掌握世界猪业的大旗。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养猪业 中国 现状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