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十九大报告引领中国养猪业,看好未来养猪业!

来源:猪e网 2017-11-21 10:17:04| 查看:

  有句话是,治大国如烹小鲜,说的就是治理大国就好像烹调小鱼,油盐酱醋料要恰到好处,不能过头,也不能缺位。对于企业的发展,同样如此。
 
  我们知道,任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顺应行业的发展趋势,顺应国家的发展政策。如若逆势而动,那只能是步履维艰,甚至是淘汰出局。
 
  就我们中国来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历史上总共出现了三次较大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机遇是1978年改革开放;第二次机遇是90年代初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第三次机遇是世纪之初中国加入WTO。不同的机遇背景之下,涌现出不同的企业。而如今,我国经济增长从高增长转变为中高增长,表面上看是遇到了瓶颈,但实际上,我国已经进入了第四次发展机遇。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国主要矛盾的改变。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中规范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所以那个时候,国家鼓励的是加快生产。J就我们行业来说,最先发展的饲料工业也是,到处建厂,增加产能。比如正大、正大康地、新希望集团等等。
 
  与原来相比,现在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已经得到了初步的满足,现在的人们吃得饱,穿得暖,住的舒服,已经不再是当初那样。因而如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转移。
 
  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是说,之前聚集的大量的生产力,已经不足以满足人民对质量更高、更好的需求。我国的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已经饱和,不再是吃不起猪肉,而是希望可以吃到更好的猪肉。因此,我国要进入供给侧改革的阶段,要进行落后产能的淘汰。因而我们看到,大量中小散户被淘汰,实行8年的玉米收储价格也已经叫停,玉米价进入市场调节为主的阶段。
 
  可以说,我国生猪养殖业已经进入前所未有变革时期。未来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国养猪业要朝哪个方向发展?
 
  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大致有32000多字,选取其中有关我们畜牧业的部分,我们共同学习,探讨!
 
十九大报告引领中国养猪业,看好未来养猪业!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解读:在互联网、大数据这一部分,我们看到大北农的猪联网,就是希望搭建起生猪产业的数据平台,将生猪养殖的生产数据、交易数据、金融数据、物流数据等等全部整合。
 
  而在中高端消费的开拓上,行业里的企业几乎都在努力尝试。比如正大、新希望六和、双汇,还有业内一些土猪、黑猪的销售企业,都在尝试建立品牌,抢占中高端消费市场。
 
  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强水利、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电网、信息、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解读:去产能、去库存,讲体现在生猪养殖上,将体现在规模猪场,特别是温氏、正大、牧原等集团猪场不断发展,而中小散户则加速退出。
 
  体现在玉米上,就是国家不再进行收储托底,玉米价,更多是由市场调节。
 
  降成本,这一点任何企业都必须这么做。就我们养猪业来说,不论集团企业,还是中大规模猪场,或者是家庭猪场,决定生存和命运的,一定是成本。而这个成本,至少是不能超过6元。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解读:粮食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基础。因而我们看到,在农产品进口上,特别是玉米的进口配额我国每年都有严格的限制。在如今我国大豆已经80%依赖进口的背景下,其他主粮作物必须要保证自给自足。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解读:就我们生猪产业来说,一方面要扶持全产业链的企业,比如正大,其项目更多是10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集合种植、养殖、饲料加工、屠宰、食品为一体的一条龙企业,在环保上更多是种养结合或者生态养殖的方式,甚至有的地区还可以做到和旅游观光结合在一起。这种模式,不论是技术、设备、还是厂房都是世界一流,可以说是现代农业体系。目前正大的这种产业一条龙的模式在全国各地都有开展,得到多个省政府的欢迎。
 
  除了扶持大集团的发展,十九大报告还提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比如合作社模式,比如“公司+农户”模式都将是未来几年我国鼓励的发展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就是温氏,同样的,温氏养猪业正在由南向北扩张。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的是龙头企业主导的产业链前后延伸,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从单纯的养殖,延伸到食品加工,提升农产品的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解读:脱贫,同样是今后几年的重点。特别是,目前我国的脱贫,不仅仅是补贴,更多是通过企业带动,通过产业的发展,来带动当地人口的脱贫。比如温氏、扬翔、正大、牧原等多个农牧企业都已经有所涉及。脱贫,将成为推动大集团企业发展的一股东风。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解读:最后一点,就是环保。目前已经是2017年11月20日,根据猪易传媒静书了解,目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禁养区规划、猪场拆迁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在此之后,我们不能掉以轻心,环保仍旧是各地政府主抓的重点。同时,2018年1月1日开始,存栏500头生猪以上的企业就开始开始征收环保税。对于采取的是污水处理后达标排放的猪场而言,在2018年1月1日之后则需要开始缴纳环保税。根据静书了解,目前湖南、湖北、浙江这些地区,已经对当地大型养猪企业安装了监控。
 
  整体上看,我国的主要矛盾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国家主要矛盾发生改变,我国生猪养殖业的主要矛盾同样将发生改变。中国养猪业的未来,看的不是谁的规模更大,谁出栏的猪更多,而是看谁的效率最高,成本更低!
 
  同样,对于猪肉消费来说,我国已经进入饱和的阶段。消费者需要的,不是越来越多的猪肉,而是更健康,更好吃的猪肉!
 
  未来已来,顺势而动,方能经久不衰!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生猪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从小散到规模,从粗放到集约的方向转变。伴随养猪业的调整,上游的种猪、饲料、兽药、疫苗,甚至添加剂企业都在经历一场最大的变革。任何企业的市场战略,都必须围绕养殖端展开。然而,朝哪个方向转,怎么转,转型的路上会遇到哪些困难,很多问题难以解答。
 
  我们想要知道,目前中国到底有多少头猪,有多少个猪场(户),规模结构是怎样,出栏是什么情况,生产成绩又是如何?
 
  我们还想知道,不同饲料、兽药、疫苗的市场占比情况如何,特别是在“南猪北养”之后,不同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发生怎样潜移默化的转变?
 
  甚至于,在如今互联网如此发达的年代,养猪人上网的行为有哪些特点,他们关注哪些企业,搜索最多的疾病或者技术是什么?
 
  弄清楚这些问题,方能看清楚生猪养殖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数据。相对客观、翔实的数据,可以告诉我们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养猪业 十九大 猪价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