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猪资讯 > 行业点评 > 正文

我国“猪周期”的形成,猪价下跌原因在此!

来源:知网节选 2017-10-17 09:14:05| 查看:

          影响生猪生产与价格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有市场机制、生物机制、内部结构和外部冲击。
 
 影响生猪生产与价格周期波动的主要因素有市场机制、生物机制、内部结构和外部冲击。 
  (一)市场机制
  
  1.生猪市场价格影响。一般情况下,生猪市场价格同生猪生产数量呈相同的方向变化。当生猪市场价格上涨时,生猪饲养者往往开始增加生猪的饲养数量,随之而来的是生猪市场供给渐多,造成市场生猪供应过多、市场过剩,继而生猪市场价格逐步下跌,生猪饲养者亏本生产,再下去就是饲养者减少生猪的饲养数量,市场生猪供应相对不足,生猪市场价格又逐步趋于上升,以此形成一个又一个循环周期。
  
  2.生猪饲料市场价格影响。据调查,我国饲养生猪所需饲料玉米占主要部分。我国饲养生猪所需饲料市场价格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玉米市场价格对生猪生产的影响。一般来说,生猪产量和玉米市场价格呈反向运动。当市场上玉米市场价格上涨时,生猪的养殖成本开始上升,养殖户养猪积极性下降;反之,则生猪饲养户养猪积极性普遍高涨,从而导致生猪生产的又一次波动。总体来看,玉米市场价格变动幅度远远大于生猪生产数量的变动幅度,且影响主要在当年。
  
  3.猪粮比价的影响。一般来讲,猪粮比价越高,说明生猪养殖者获利越多;反之,说明生猪养殖者获利越少。通常认为,猪粮比价 5.5:1 为盈亏平衡点,超过 5.5:1,养猪有利可图,低于 5.5:1,养猪亏损。近年来,由于我国生猪生产结构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猪粮比价也在调整中。实践中,猪粮比价对当年生猪生产影响是正的,对此后两年的影响是负的。
  
  (二)生产周期
  
  生物机制是指生猪生产繁育周期对其产生的影响。生猪生产经过繁育母猪、产仔、育肥三个阶段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大约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生猪生产生理特点决定了生猪由产仔到投放市场供应有一个时间差。能繁母猪数量变化幅度及其生产性能直接决定着生猪生产量的波动幅度。生猪饲养者要扩大养殖规模,首先必须增加能繁母猪的数量,待生猪出栏量增加效果才会显现出来;反之,生猪养猪户就会通过提前淘汰能繁母猪来进一步减少生猪存栏数量。由于能繁母猪数量与其提供市场产量之间存在着较长的时滞关系,并且期间由于母猪生产性能或饲养管理水平的差异,都会导致最终提供市场产量的不确定性,这样就会加剧生猪市场的波动。
  
  (三)生产结构
  
  生产结构主要指生猪生产内部的规模化程度。我国生猪生产长期以来一直以分散饲养为主,规模化程度低是造成全国“猪周期”频繁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大多数生猪散养户趋同行为显著,极易同时进入或退出养猪业,形成聚合效应,造成生猪生产大的波动。一是我国生猪散养户养猪的设施比较简陋,进入与退出的成本都是比较低廉的,当猪价格比较高的时候,养殖户纷纷扩大生猪饲养;反过来,饲养户就减少饲养或者退出不养,一般来说不会造成太大的经济损失。二是目前我国农户散养生猪相对来讲还是比较粗放的,很容易使生猪传染疾病,且饲养户的防疫意识相对淡薄,防疫知识也比较缺乏,一旦疫病爆发,往往会造成大面积的生猪死亡,使许多生猪饲养户产生恐惧心理甚至放弃饲养,极易造成生猪生产大幅下降。三是有相当一部分生猪养殖户通过中间商、猪贩子获取生猪市场信息,散养户信息渠道单一,信息服务滞后,或凭个人经验对生猪市场做出比较简单的判断分析,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生产。当“小生产”面对“大市场”时,很容易因生猪市场信息不对称而决策失误、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再加之我国生猪产业化程度比较低,从众心理很强,容易出现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造成生猪生产的大幅震荡。小散户没有抵御市场风险能力,难敌大市场。而规模化养殖则能克服散户生产弊端,有利于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此外,不断上升的养殖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养猪业贷款难、规模养殖用地困难等等,都是导致养殖户难以抵御市场风险的原因。
  
  (四)外部冲击
  
  从总体上来看,国家对生猪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还相当薄弱,目前很难适时引导生猪饲养者养猪。
  
  1.经济增长对生猪生产与价格的影响。当经济增长速度较高时,在市场调节机制作用下,饲养生猪的比较利益降低,土地等要素向投资收益率更高的工业和城市转移,生猪生产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和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镇,猪肉需求增加。生猪供给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促使生猪市场价格快速上涨,又反过来刺激养猪户扩大生猪生产规模。反过来,也是同理。由此可见,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当年的生猪生产,而且会对一年或两年后生猪生产带来影响。
  
  2.疫病因素对生猪生产与价格的影响。生猪疫病对生猪市场的影响具有双向性:一是导致消费者对猪肉的需求减少,二是会使生猪生产者的生产量下降。通常情况下,疫情结束后,市场上的猪肉需求量会很快恢复,而生猪生产具有一定的时滞性,难以很快在短期内补给到位,短期内供需失衡会导致生猪市场价格上涨,因此,与需求相比,生猪疫病对猪肉市场供给的影响更大、持续时间也更长,更进一步加剧了生猪市场价格的波动性。
  
  3.政策因素生猪生产与价格的影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生猪政策逐步进行调整。1979 年起开放生猪市场;1985 年取消生猪统购统销政策;20 世纪 90年代中后期,重点转向扩大生猪生产、调整结构、提高效率及提升质量和安全性。2007 年生猪出现供应量绝对下降,国家出台一系列对能繁母猪补贴、生猪大县奖。励、生猪良种补贴等政策,极大刺激了养猪户的积极性。2009 年国家出台了《防止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 案(暂行)》,将综合调控措施的主要目标确定为猪粮比 价不低于 5.5:1。2012 年、2016 年,国家相关部委又对猪 粮比价平衡点进行了适度调整。生猪政策的调整,对生 猪生产及价格都会带来较大影响。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相关阅读 原因分析 周期 我国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