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成交火爆 投放持续增加
5月份,国家临储玉米拍卖全面开启,经历4周拍卖,已累计成交2013年产“分贷分还”玉米1300余万吨,在投放量持续增加的前提下,各方参拍热情依然不减,前四周有关部门在东北分别投放临储“分贷分还”玉米200.94万吨、250.42万吨、400.15万吨和699.88万吨,成交量分别为182.48万吨、213.87万吨、356.23万吨和555.06万吨,成交持续攀升。
辽宁、内蒙古、吉林成交率维持在80%以上,黑龙江部分地区受粮质不佳及库点较偏等因素影响,成交率持续下滑,最近一周成交率仅为46.09%,尚未过半。最新数据显示,辽宁均价最高达1497元/吨,吉林、内蒙古分别为1398元/吨和1381元/吨,黑龙江最低为1318元/吨。
由于成交火爆,拍卖持续溢价,内蒙古甚至出现400元/吨以上的溢价。
收购基本完成 现货震荡偏强
目前新粮收购已基本完成,玉米供应由临储抛售接棒。受临储拍卖成交火爆和高溢价成交影响,玉米价格稳中向上,东北三省一区2016/2017年度容重三等以上、水分14%的新玉米理论折干价上涨40元/吨左右,整体收购价维持在1350~1580元/吨之间。不过随着临储拍卖投放量持续增加,黑龙江玉米拍卖成交率已经下降至50%以下,虽有粮质不佳和库点位置较差等客观因素影响,但买家谨慎接货的态度也可见一斑。
华北麦收前腾库及东北粮源入关,使得华北玉米到货量较前期显著增加,华北用粮企业收购价不断下调,陈粮陆续供应市场,企业对后市态度偏空,短期价格偏弱震荡。截至5月27日,华北地区二等以上、14%水分玉米整体收购价1550~1650元/吨,月环比下跌40元/吨左右。
受临储拍卖成交火爆影响,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也出现上涨。截至5月26日,北方大连港(601880,股吧)(行情601880,诊股)(港股02880)玉米平舱价1710~1730元/吨,鲅鱼圈和锦州港(600190,股吧)(行情600190,诊股)1720~1740元/吨,均较上月上涨80元/吨;广东港口15%水分以内辽吉玉米价格为1830~1850元/吨,每吨较上月上涨近百元。
种植意愿下降 供需继续改善
有关机构调研显示,2017年农户玉米意向种植面积持续下降,本年度降幅约为10.9%,其中东北地区下降12.6%,黄淮海地区下降6.2%,西北地区下降5.3%,西南及南方地区下降4.9%。而玉米籽粒价格也持续走弱,2017年各地籽粒玉米种子均价为32.0元/公斤,较2016年下降约3.75%。
随着玉米供给侧改革推进,玉米价格逐渐实现市场化,国内玉米价格与国际接轨,玉米种植经济效益下降,有关部门主动调减玉米种植面积,双重因素致使玉米种植意愿降低,这对于改善当前玉米供大于求的格局和促进玉米去库存进程有积极作用。
饲用增长有限 消费不容乐观
农业部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生猪存栏36097万头,环比增长0.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3632万头,环比持平,同比下降2.1%。进入5月以来,生猪价格快速、大幅下跌。全国生猪出栏均价接近13.6元/公斤,创下两年以来新低,基本上回到2015年7月份左右的水平。
虽然生猪存栏量增长和(港股00001)能繁母猪存栏量企稳有利于饲料消费增长,但如今猪价已经跌至6元区域,饲料消费进一步增长的空间可能受到限制,饲用玉米消费增长情况也不容乐观。
期市趋于平淡 炒作热度消散
5月,由于玉米供应已由拍卖玉米接棒,市场主导转换为政策因素,而当前抛储政策保持稳健,临储玉米有序出库,炒作热度逐渐消散。截至5月26日,玉米主力1709合约收于1619元/吨,较上月下跌3元,微跌0.18%。月中最高为1660元/吨,最低为1605元/吨。
截至5月26日,CBOT玉米7月合约报3.679美元/蒲式耳,7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168.9元/吨,合人民币1160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722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88元/吨。
综合分析,5月临储玉米开拍首月成交便超过1500余万吨,而2016年临储拍卖共成交2100万吨,今年火爆程度可见一斑。初期参拍主体以贸易商居多,淀粉及饲料行业需求相对低迷,后期出库及销售问题可能逐渐凸显,初期拍卖成交量高可能透支6月需求。疲软的终端消费或难抵玉米供应压力,而最近一周拍卖总量超700万吨,投放持续增长使得市场主体参拍心态开始谨慎。建议优质粮源可待价而沽,一般存粮尽早择机出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