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猪病防治 > 猪中毒病 > 正文

猪场警惕旧病来袭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2014-07-22 14:42:07| 查看:

中国养猪网讯:

  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人畜共患,是一种严重威胁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不容忽视。笔者在最近半年来的市场服务中发现,猪的丹毒杆菌病卷土重来,先后在湖南的郴州、江西的宜春、四川、河北等地发生小范围的流行,给猪场带来了较大的损失,丹毒杆菌与蓝耳病、猪瘟伴发,成为种猪、生长肥育猪突然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养殖户却还没有意识到该病的危害性,往往发生误诊。该病如不积极预防和治疗,病死率很高,所以要对该病重新认识,加以重视。
 

  导致猪丹毒卷土重来的原因
 

  圈舍潮湿肮脏,连续生产,不空舍消毒;突然更换日粮;饲料湿喂,尤其是如果使用了奶类副产品,会促进病原的繁殖;引水系统遭病原污染;摄入粪便;病毒感染,尤其是繁殖呼吸综合症和流感;猪只转移、混群造成应激;温度突变、夏季高温;栖息区垫有稻草的猪舍更易发生,因为丹毒杆菌可在稻草中存活。
 

  猪丹毒流行病学
 

  该病主要表现急性败血症、亚急性皮肤疹块、慢性心内膜炎和化脓性关节炎。不同年龄、品种的猪都可感染发病,其中3月龄以上的架子猪发病死亡率最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但尤以夏季高温炎热、多雨时季多发,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常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潜伏期长短与病菌毒力强弱和猪的抵抗力有关,人工感染的一般为3天~5天,最短的只有24小时,最长的可达7天。
 

  猪丹毒在临床上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型
 

  常见的是急性与亚急性,慢性的少见。急性败血症型猪突然发病死亡,无明显症状。
 

  急性型:又称败血型,体温高达42℃~43℃,多突然死亡。
 

  亚急性型:又称疹块型,其特征是:皮肤表面有出现疹块,病初少食,口渴,便秘,有时恶心呕吐,体温升高至41℃以上。通常于发病后2日~3日在胸、腹、背、肩、四肢等部的皮肤发生疹块,呈方块形、菱形、偶或圆形,稍突起于皮肤表面,大小约一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初期疹块充血,指压褪色;后期瘀血,紫蓝色,压之不褪色。
 

  慢性型: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而来,是一种多发性增生性关节炎,关节肿胀,有多量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液,粘稠或带红色,后期滑膜绒毛增生肥厚。慢性型常发于老疫区。
 

  猪丹毒防控措施
 

  猪丹毒预防和疫苗接种:在高发区域及高发季节时,在肉猪断奶后接种猪丹毒弱毒冻干苗或灭活苗,间隔一个月再接种一次;加强饮水消毒和管理,防止病从口入,特别是使用自然水和浅表水的养殖户要注意水源的消毒,包括冲栏用水,可用威远金维康按1∶600倍稀释,对全场进行环境消毒;注意饲料的清洁和卫生,确保饲料无丹毒污染,平时尽量不用湿料;加强舍内卫生的清理,减少冲栏,做好防暑降温工作,避免出现高温高湿;加强猪舍周边杂草及杂物的清理以及消毒,做好灭蝇灭蚊工作,减少吸血昆虫的传播;注意病猪和病死猪的处理,防止传播病原;高危地区适当增加青霉素类药物的保健;提高警惕,平时仔细巡栏,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猪场的种猪或中大猪突然出现发烧、减料等症状的,可直接肌注青霉素400万单位/头做治疗性诊断。
 

  猪丹毒治疗:本病首选治疗药物为青霉素,药效快。如果发病猪为急性型,应采用短效青霉素大剂量注射,400万单位~600万单位/头(即3支~4支/头),每日注射两次,持续四天。如非急性发病,可采用注射长效青霉素,两天一次,连续三次,猪群可全群用威远保健套餐:银翘散2000克+妙立素150克+聚能星500克+莫维欣2000克/吨料,连续使用7天~10天。

【版权声明】养猪网旗下所有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养猪网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需注明来源且保持图文完整性、养猪网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所有刊登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参考学习,不构成投资意见。若有不妥,请及时联系我们,可添加官方微信号“zgyangzhuwang”!

服务热线:400-808-6188

Copyright©2010-2022 https://www.zhuwang.cc